胥和平:创新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本篇文章2215字,读完约6分钟
12月8日,原科技部办公厅巡视员、研究室主任徐和平出席了在浙江宁波举行的“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为民建设前沿圆桌会议”。徐和平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在当前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企业在规划未来发展时需要把握好几个问题:一是把握全球发展的大趋势;第二,加快转型发展;第三,重视商业模式的创新。
把握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徐和平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把握这个问题的一条重要线索是全球工业革命,这是我们需要把握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在过去两年中,与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转型有关的问题引起了各方的深切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将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就像把体育比赛变成一个新的场地一样。如果我们停留在原来的场地,我们将无法跟上。
他认为,新一轮产业转型的方向非常明确:能源应该转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制造业应该转向由智能制造主导的新制造系统;生物学应该转向生物经济、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和其他新的生物产业。这些变化将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包括新的发展方向和新的发展理念。企业需要考虑未来的发展。如果不考虑这些问题,他们只是用原来的想法和模型在原来的框架下闭门思考,这可能会犯方向性的错误。
加快产业转型是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
许和平认为,多年来,大家一直在谈论尽快实现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必要性。现在更突出的问题是转型与发展,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迫切、最根本的问题。
现在每个人都在关注产能过剩的问题。必须考虑的是,这是什么样的产能过剩?事实上,我们仍然是一个严重缺乏高质量和有效供应的国家。企业大量生产的许多东西不是人们所需要的,也没有得到有效的供应。一方面,同质和低水平生产能力有大量剩余;另一方面,缺乏高水平的供应能力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这就是我想在日本买厕所,在德国买菜刀的原因。
因此,徐和平认为,重要的不是在原有技术路线和发展框架下的升级,而是基于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产业转型。这也是中央政府提出供应方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正如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指出的,加快改造和改变场地就是加快新技术、新产业和新形式的发展。
徐和平认为,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这一轮产业转型很大程度上是技术、产业和商业模式的转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提高质量和效率、加强管理就能解决的问题,许多原有的东西需要改变甚至放弃。
“谈到产业转型,很多人会谈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传统经济和新兴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这种观点有问题。”徐和平说,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永远是基础。问题不在于是做实体经济还是制造业,而在于做什么和如何做。
徐和平认为,全球变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的产业转型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意味着,面对新的经济常态,企业不应该急于为冬天做准备,而这个冬天可能会很长。新能源结构调整、新制造体系、新产业链、新消费模式不可能一蹴而就。
徐和平提醒企业家,产业转型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超前部署。必须认清行业的总体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第二,我们应该有积极的态度。未来十年对于新的产业框架和格局的形成极其重要。
我们必须在技术和模式创新上寻求突破
“中国的制造业只发展了3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今天的问题是发展的自然结果,不是我们犯了错误,而是现在是加快升级和转型的时候了。浙江服装产业和小商品产业的发展很有代表性。”徐和平说,制造业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提高技术质量和质量效率。一般来说,这意味着做好事。这就要求加强产业基础,特别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了弥补工业1.0、2.0和3.0的课程,我们还应该加快跟上工业4.0的步伐。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当代产业转型的深刻背景是产业融合,特别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这导致新形式的迅速形成,如服务型制造或服务型制造。这是商业模式的转变。”徐和平表示,业务形式整合后,盈利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制造业的盈利点很可能在别处。制造企业应突破原有的生产、服务和盈利模式。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建立一个工业生态系统,通过“互联网制造+”发展智能制造、网络化服务、增值服务和平台经济,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一般来说,它是在制造业之外的制造业中寻找突破口,在企业围墙之外的企业中寻找突破口。
促进创新应该是积极和稳定的
“目前,每个人的注意力和创新热情都很高。许多公司也在谈论创新动力,但有一个问题值得反思。是你们现在拥有的最先进的技术,五年后还先进吗?”徐和平为企业家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创新应该是“小步舞”和精心操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主要依靠引进先进技术来实现工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徐和平说,今天,我们必须依靠创新来推动发展。真正的创新比进口设备制造困难得多。创新需要探索,而探索将会失败。“绝大多数创新都会失败,这是一个规律。不是每个创新企业都会成功。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企业应该如何行动?徐和平认为,新技术、新市场极不确定,新产业、新投资模式不成熟,不能头脑发热,不能用大规模制造的理念来建设。因此,建议企业应积极推广,谨慎支付,绝不下注。
徐和平最后指出,民营企业是最有基础和创新的。民营企业应该对创新和中国的转型发展充满信心。中国已经从三十年前的无到有发展到今天,它一定会克服各种困难,在未来变得更加辉煌。
标题:胥和平:创新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7651.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瞄向旅游金融 不会涉及P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