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时尚周刊专注时尚奢侈品资讯报道,潮流服装、护肤彩妆、品牌动态,报道女人健康时尚生活,打造第一时尚生活娱乐门户,报道内容包括时尚业界人事变动,拥有时尚业界最全的时尚人物库!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上海银行资管转型样本:探索和建立投资经理人制度

上海银行资管转型样本:探索和建立投资经理人制度

来源:大中时尚周刊作者:杜学君更新时间:2020-09-03 07:24:08阅读:

本篇文章2970字,读完约7分钟

上海银行2014年末财务管理规模为1882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02%。截至2015年5月底,这一规模已超过2100亿。去年年底,该银行的资产为1.187万亿元。

就上海银行而言,它继承了上海的显著特征——审慎和精致。银行的特点直接传递到风险管理的理念上,这也决定了上海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风格趋于稳定。

理财业务的投资资产基本涵盖了当前主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所有投资领域。在此基础上,根据客户的需求,它主要关注各种类型的固定收益,包括债券、保险债务投资计划、结构性融资、货币市场工具等。同时,积极参与证券市场、股票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投资。在产品方面,中低风险的预期收益率是主要的。

上海银行资管转型样本:探索和建立投资经理人制度

本报记者王从上海报道

在利率市场化下,传统的银行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过去,存款银行的概念逐渐转变为资产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在银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最新数据,银行理财业务规模接近17万亿元,其中国有大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占很大比例。虽然参与资产管理业务的城市商业银行数量较多,但规模相对较小,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分别约为2000亿元。

2014年可以说是城市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生变化的一年。去年,主流城市商业银行普遍按照监管要求,进行了业务分工体系改革,理财业务规模明显扩大。

上海银行2014年末财务管理规模为1882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02%。截至2015年5月底,这一规模已超过2100亿。去年年底,该银行的资产为1.187万亿元。

就上海银行而言,它继承了上海的显著特征——审慎和精致。银行的特点直接传递到风险管理的理念上,这也决定了上海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风格趋于稳定。

理财业务的投资资产基本涵盖了当前主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所有投资领域。在此基础上,根据客户的需求,它主要关注各种类型的固定收益,包括债券、保险债务投资计划、结构性融资、货币市场工具等。同时,积极参与证券市场、股票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投资。在产品方面,中低风险的预期收益率是主要的。

上海银行资管转型样本:探索和建立投资经理人制度

今年年初,监管部门发布了《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通过会计核算和风险准备金的方式,增加了预期收益率产品的发行成本。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其主要业务是具有预期收益率的产品。

上海银行资管转型样本:探索和建立投资经理人制度

作为第一批城市商业银行的建立,上海银行经历了20年的发展。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了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李茂,并以上海银行为样本,了解了城市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现状和转型。

现有产品模型

21世纪:介绍上海银行的理财产品线?什么是特殊业务?

李米:过去三年,我们重点加强了理财产品线的建设。目前,“人人有我”基本实现。地方也有一定的行业领导地位。例如,为老年客户提供的保证型产品的报价长期以来一直高于行业的1/3分位数;“一景”、“福利学校”等现金管理开放式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持续超过“宝”、“货币基金”等现金管理资产管理产品。

上海银行资管转型样本:探索和建立投资经理人制度

21世纪:为什么两种现金管理产品都有优势?

李米:近年来,现金管理产品投入了大量精力,因为根据我们的分析,零售、私人银行、公司和同行对现金管理有着巨大的需求。同时,这种现金管理产品也符合未来基金化和净值化转型的方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们也是净值产品。每日回报率根据基本资产的市场价格而变化,这只是不同于净值产品的收入表现形式。

上海银行资管转型样本:探索和建立投资经理人制度

上海的现金管理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个是t+0的“易精灵”,已经推出6年多了。同时,它针对个人客户和机构客户。这些产品都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但与公共货币基金相比。限制相对较少;第二,t+7的“福利派”是针对高净值客户的。

上海银行资管转型样本:探索和建立投资经理人制度

由于投资者对现金管理的巨大需求,此类产品在现有份额中占有很大比例,监管要求下的银行理财产品转化为净值,现金管理产品易于转化,这也是未来的重点业务之一。

《21世纪英文报》:保本理财产品的比例是多少?

李米:保本产品在上海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规模占30%以上,主要与客户需求有关。

其中,个人方面主要是养老客户。上海银行占上海养老金支付的40%,其结构偏向于老年人。从客户的年龄、背景和投资经历来看,保本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另一部分是公司和同业只能在内部风险控制的要求下购买保本产品。

利率市场化后,保本产品不再是大势所趋,但在不久的将来仍有价值。目前,“业务转型”和“继续保持固定收益优势”并行推进。

资产管理业务转型

21世纪:刚才我也谈到了资产管理的转型。上海银行理财产品的转型思路是什么?

李伟:未来理财产品将向两个方向发展。第一个方向是,净值产品将像基金一样运作,并配备具有活跃市场价格的资产。其中,债券型和货币型市场基金将进一步发展。银行理财产品,以及股票型基金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给不同的投资者;第二个方向是基于项目的非标准产品。此类产品的未来趋势应该是向基于项目、充分信息披露和良好产品匹配的方向发展,并将其销售给高净值客户和私人银行客户。

上海银行资管转型样本:探索和建立投资经理人制度

根据监管方向和市场方向,我们也在推进银行理财计划的制定和银行理财产品由封闭向开放的调整。目前,我行财务管理规划产品结构和产品转型总体规划已经确定,已进入全面财务管理系统开发需求评估阶段。在下一阶段,系统将被开发和转换以促进金融产品的转换。

上海银行资管转型样本:探索和建立投资经理人制度

《21世纪英文报》:上海银行有没有进行资产管理部门的分工制度改革?如何改变它?下一步是否有拆分和设立子公司的计划?

李米:我们在2014年初开始资产管理业务改革,2014年9月基本完成。资产管理部门的前身是金融市场部,该部门去年年底正式上市。

改革后,在组织结构体系上,行长办公室设立了资产管理业务委员会,是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决策机构;资产管理部作为总行的一级部门,统一管理全行的资产管理业务。

改革涉及各部门职责的调整和业务流程的改变。资产管理部已完成与相关部门的业务交接,并逐步制定新的业务管理方法、操作流程等制度。

中国银监会鼓励子公司,但每家银行都有不同的发展。每家银行资产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分拆和设立子公司,但不可能一步一步实现。在组织结构上,如果银行规模大,内部组织结构体系复杂,设立子公司的速度不会很快。

未来战略

21世纪:资产管理业务的未来发展战略是什么?

李米: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应该符合全行的战略。资产管理的方向是培养全面的资产管理专家。

目前,上海银行正朝着集团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除了现有的全资基金公司和香港子公司已获得相同的投资银行牌照,消费金融公司和租赁公司也在申请。未来将与资产管理合作,发挥综合效应。

在产品方面,关注客户需求,创建具有不同风险回报率的完整产品线。在保持银行“固定收益”投资特征的同时,加快股权产品线布局,逐步扩大私募股权、黄金等商品和衍生品的投资范围。

在投资管理方面,探索建立投资经理制度。除了继续巩固和加强目前在债券和货币市场的优势外,我们还将增加非标准资产的配置以及与资本市场相关的资产比例,如增发、并购上市公司等。研究和投资替代投资资产,如商品、贵金属、股票和期货指数、特殊资产和收益权、工业基金和跨市场套利。

上海银行资管转型样本:探索和建立投资经理人制度

探索金融管理基金与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等高风险资产的对接投资模式。根据市场和政策变化,配置一定比例的海外资产。利用FTZ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离岸市场的特点进行跨境金融创新。

标题:上海银行资管转型样本:探索和建立投资经理人制度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6866.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