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左鸣:“国进民退”是故意把国家与人民对立
本篇文章8505字,读完约21分钟
[原标题]林左鸣:我们更有信心成为更大、更强、更好的国有企业
核心提示:“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维护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坚持办好国有企业,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应当有利于保持和增加国有资本的价值,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增强国有资本的功能。”
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维护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坚持办好国有企业,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应当有利于保持和增加国有资本的价值,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增强国有资本的功能。”“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真正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7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就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对中国经济发展适应新常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有什么新的信号发布?
带着这些疑问,《中国航空空报》记者采访了中航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林左鸣。
不关注大企业是公民是否有大国意识的标志
中国航空空报:习近平在吉林考察时强调,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维护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坚持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好。如你所知,近年来,关于国有企业应该“扩大”还是“加强”以及“做得更好”的争论很多。这一次,Xi总书记明确把“扩大”放在首位。你怎么理解这个?
林左鸣:我认为Xi总书记的上述重要讲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充分肯定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对过去争论过的问题,即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关系,要有一个明确的基调。这非常重要,也非常明智。我认为他做了调查和研究,听取了商界的声音。
最近,当我接受《中国航空空报》采访时,我提出了“大国意识”的概念。在我看来,关注大企业是人们是否有大国意识的标志。空航空工业是装备制造业和国防工业。在开发AVIC时,我经常想知道中国是如何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时的中国不是被任何国家打败,而是被大的东印度公司打败。
放眼世界,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和较量实质上是企业之间的较量,大企业居于前列。作为一个世界强国,你为什么不把企业扩张放在首位呢?为什么不按照变得更大、更强、更好的顺序来做呢?
如果我们一直没有意识到大企业对大国的重要性,这是没有大国意识的表现,这是非常可悲的。
Xi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鼓舞。AVIC在建国之初就提出了“做大、做强、做优”的思想,我们始终坚持“做大”优先。多年来,有一些争论,一些重复和一些排名的变化,关于哪个更重要。现在,我们已经在这个问题上定下了基调,明确了方向,让我们不再困惑,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大大增强了我们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航空空报》:Xi总书记把国有企业“做大”放在“做强”和“做得更好”之前,所以有学者说国有企业应该合并。这就是它的意思吗?
林左鸣:国有企业合并与否,取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应该合并的要合并,不应该合并的不能强迫。但是,在我看来,国有企业的扩大主要是由于市场份额的扩大,而不能仅仅理解为企业的大规模和大数量。企业第一线的企业家非常清楚,当进入一个行业时,他们必须找到在这个行业中成长的方法。如果他们不能在世界上成长,他们也会在整个国家成长。如果他们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成长,他们也必须在自己的地区成长,如省、市、县。做大意味着占领更多的市场,拥有更多的客户。原因很简单。
《中国航空空报》:如何理解国有企业的“更大”、“更强”和“更好”?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林左鸣:这三个包含了做生意的内在逻辑。所谓“做大”,我个人的理解是要有更高的市场份额;所谓“强化”,是指企业应该在自己的领域内具有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所谓的“卓越”意味着产品应该具有非凡的品牌影响力。显然,作为一个企业,进入商战之后,首要任务是抢占和控制市场,增加市场份额,这是毋庸置疑的。只有当我们变得更大并赚钱时,我们才能支持持续的技术投资并使企业真正强大。此外,我们必须提供技术服务,确保产品质量。只有搞好质量和服务,我们才能巩固企业的市场份额。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始终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它将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如果你想继续做大,你必须做好技术创新,变得更强更好。因此,变得更强、更好必须紧跟其后,但最重要的是先“做大”,先掌握市场。
最近,我和某省的行业领导同志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这位领导同志给了我一个启发。他说,如果一个医生认为他有很强的医疗技能,有很好的声誉,但不能长时间每年见几个病人,你真的能相信他有很高的医疗技能吗?只有当人们络绎不绝地来看病,并有大量的临床经验时,医疗技能才能高。他举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回顾AVIC这些年的发展,从做大、做强、做优三个方面来看,我认为AVIC这些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近年来,国外将中国航空公司空产业评价为“井喷”发展。这是真的,但它只反映了我们变得更强,而我们无法达到它。过去,我们必须手工绘图和放大样品,但现在我们已经完全实现了没有绘图和电子模拟的设计,这是一个巨大的技术进步。
近年来,空航空工业主要是“更强”,但在“更大”和“更好”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我们的航空空产品的全球市场份额较低,而我们的民航空产品在aviation/き き的市场份额大于国际强手,我们的民航空产品也在国外受到挤压。我们空航空公司的主营业务并不大,它最突出的矛盾是做得不好的问题,而不是做得不好的问题。有些人可能会说,如果你变得更强,你自然会变得更大,但如果你不这样做,那是因为你不够强。有时候一个企业不可能一下子变得强大,所以它需要一个过程。例如,空,当客户开始时,它不是很强大,但它依赖于许多欧洲国家的共同力量。在长达25年的亏损之后,它先是变大,然后逐渐变强。依靠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韩国汽车工业已经发展壮大,甚至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但还远远不够强大。美国柯达公司率先发明了数码摄影技术,在这一领域是一个强有力的参与者。由于受传统业务的束缚,它未能及时拓展数码摄影业务,最终破产并退出历史舞台。
因为航空空主营业务做不了多少,我们不得不通过非航空空民用产品来回馈主营业务。为什么我们不希望有一天我们的航空空民用产品会像波音和空乘客一样大量进入市场,并且整个航空空工业的军用和民用产品会通过国防和民用技术的结合而得到极大的发展呢?但是我们现在做不到,因为我们太年轻了!如果像我们这样的企业规模不大,其市场份额就会很低,我们就很难有能力继续强大下去,这样我们的品牌影响力就不会很大,也不可能有优势。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为什么?因为没有人倾听真正在前线做生意的人的想法。一些宏观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可能对宏观经济学领域有深刻的见解,但如果他们一生从未在企业工作过,就很容易偏离微观企业管理。企业家应该知道该做什么,比如喝水,知道如何取暖和降温。
Xi总书记把“把国有企业做大”放在“做强”、“做优”的首位,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企业界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十分明智的。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Xi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这一思想落到实处。
“国进民退”是一个偷窃的概念,是故意反对“国”和“民”。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应该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中国航空空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期间提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有利于”,其中第一个是“有利于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你认为Xi总书记把它作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标准之一有什么特殊意义?
林左鸣: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国有企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为解决国有企业脱困问题,采取了抓大放小、关停并转、下岗分流等脱困措施。在这个过程中,有人错误地提出了“国有企业无用论”和“国有资本无用论”。许多地方曾经出售过国有企业,这远远不能保持和增加国有资本的价值。此外,许多地方认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主要依靠非公有制经济,这长期影响着中国社会。
本世纪初,国有企业逐渐走出困境,干得好,发展了,有了活力和竞争力,其他一些争论又来了,包括“国退民进”的争论。有人极力缩小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空空间,找出一些所谓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认为国有企业应该退出完全竞争的领域。这是不合理的!完全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全部退出,国有企业被限制在非竞争领域。他们的“武术”自然会被废除。他们怎么能有竞争力呢?如何保护和增加国有资产的价值?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完全竞争的领域。如果国有资本完全撤出,自然就没有办法保持和增加其价值。“国有资本已经完全退出完全竞争领域”的说法是“国有资本被出卖”的翻版。如果他们真的退出竞争领域,这些人将攻击国有企业缺乏竞争力和效率低下。一句话,国有企业在他们看来做得不对。说白了,他们只是想让国有企业退出历史舞台。
近年来,“民族纠纷”猖獗。一旦国有企业和资本进入竞争领域,就会被指责为“与人竞争”。这实际上是用“私营经济”取代“非公有制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概念。在概念之后,人们很容易将这里的“人”理解为“人”。事实上,这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一个聪明办法。如果有“民族进与退”,就应该是“民族进与私人退”。显然,使用“民族进与退”一词是在窃取概念,故意混淆视听,故意反对“国家”和“人民”。制造国家与人民争利的假象,说白了,就是在“国家”与“人民”之间制造假象。Xi总书记在吉林考察调研时多次强调,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维护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有力地驳斥了一些反对国有企业的观点。
Xi总书记重新审视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问题,认为这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标准之一。我认为这具有深远的意义,即国有企业不能被压缩到许多重要的竞争领域,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能再受到限制。国有企业应该像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而不是人为地设定门槛,限制国有企业进入某些领域。随着我国竞争领域越来越多,一旦国有资本企业退出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竞争领域,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将不复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也将不复存在。
以空航空业为例,由于空航空产品的市场还没有扩大,我们当然要涉足其他领域进行业务整合,通过国防和民用技术的融合,以民养军。如果我们不得不在许多领域退出,我们真正的航空空主营业务将捉襟见肘,无法发展。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也必须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做大、做强、做优,从而保持和增加国有资产的价值。
我想强调,我永远不会反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我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领域,非公有制经济比国有经济更具竞争力和活力。按照中央“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坚定不移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然而,国有经济应与非公有制经济同等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不应被用来降低公有制经济的生存。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国有资产必须在市场中成长和发展,并保持其价值和增长。如果我们的国家没有牢牢抓住一批强大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我们就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只有以改革为先导,才能发展民生经济,把内需作为三驾马车中最快的一匹马
《中国航空空报》: Xi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指出,抓民生就是抓发展。他首次提出要把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有效地联系起来。这个公式有什么新内容?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和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提供了哪些新的思路和方向?
林左鸣:抓民生也抓发展,说得好。民生是最大的内需。我们的第一轮国内消费是服装、食品、住房和交通。我称之为“消费版1.0”,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消费版1.0仍然有很大的改造和升级空室。但是第二轮国内消费,我把它概括为“医药、教育、娱乐、保养”,我称之为“消费版2.0”,是一个与民生相关的转型升级版。抓民生也抓发展,这意味着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内需应该是最重要的方面。当然,如果有条件,我们不会放弃任何条件去做好投资和出口。
从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内需应该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的观点是一致的,我们必须关注国内需求。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国内需求在所有经济发展良好的国家都占主导地位。日本经济衰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国内需求的萎缩。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抓民生实际上是通过发展内需来促进经济发展,这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在这方面,我们过去的理解仍有差距。
在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意味着还有许多改革领域我们没有真正触及或没有深入触及。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来看,改革更加深入,经济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一切问题都在改革中得到解决。比如取消布票,解决了“衣”的问题,取消了粮票和统购统销,解决了“食”的问题,福利房变成了商品房,改革彻底了,生活问题也解决了。“走路”的问题,汽车曾经是地位的象征,是限购的范围,而现在改革也彻底了,汽车已经大面积进入普通人的家中;又如,中国航空空运输业逐年增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空运输国家之一。很久以前,中国乘客在乘坐飞机时必须是司级以上干部,而且他们还需要单位的介绍信才能买到机票。现在,这些旧的规定已经被改革,并“好”
发展民生经济,抓民生促发展的改革至关重要。Xi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指出,要确保对民生建设的投入,着力解决人民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医疗、食品安全等问题,确保民生链条的正常运行。如果医疗改革彻底,医疗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成为一个问题集中的地方,医疗行业将会像房地产一样成为一个主要的支柱产业。同样,教育、娱乐、医疗和养老行业都是一样的。医疗保健和养老产业还有另一层含义。我国经济经历了“妇女经济”、“儿童和青年经济”,现在又发展到“老年人经济”。只有以改革为先导,我们才能发展民生经济,把内需作为三驾马车中最快的马车。
中国根本没有一个企业在世界上具有垄断力量和垄断地位,有必要提高国有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
中国航空空报:Xi总书记把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作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标准之一。你认为它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林左鸣:谈到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我想刚才有人指责国有企业垄断了这个行业。事实上,这个问题取决于看哪个方面。如果我们看看国际竞争,我们会得出另一个结论。
如果我们谈论垄断,世界上最大的垄断国家是美国,尤其是美国的华尔街。美国的大型资本公司都是交叉持股。美国的20家资本公司控制着美国约120家财富500强公司。他们做的是“超市经济”。他们垄断了资本水平。这两家公司看起来很有竞争力,但他们实际上是一个老板,那才是真正的老板。
国有企业是否被垄断,应该进入全球市场。我国国有企业的哪些行业和企业在世界上被垄断了?中国根本没有一个在世界上有垄断权力和地位的企业,也没有一个像波音、空客户、微软、英特尔等那样的全球垄断企业。
因此,为了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我们应该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来理解它。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就是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企业。因此,我们必须千方百计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提高其在国内外的竞争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我们必须做我们不能做的事情,我们不能限制自己,站着不动,摧毁长城。
《中国航空空报》:如何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
林左鸣:要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必须考虑企业的机制和活力。机制的生命力最重要的是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也就是说,非公有制企业根据法律法规采取的一些激励措施,国有企业也可以采取。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拥有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我们还有许多重要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激励形式必须与企业利益紧密联系。非公有制经济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国有企业能否在这方面做得好,是检验国有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Xi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改革应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我的第一个想法是搞活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为企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员工给予充分的激励。没有这一点,就很难有竞争力。
《中国航空空报》: Xi总书记考察吉林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加减乘除"并举,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你怎么理解?
林左鸣:要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必须重视创新。总书记指出,创新也是发展,他妙语连珠地说,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要“加减乘除”。这很对,我太感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最大的特点是发展不平衡,产业没有通过创新走在前列,其他产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奠定的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东北的发展。总想成为行业领袖,只做“乘除”而不做“加减”是不现实的。总书记说的很有道理。
国有企业的创新不仅要注重制度和机制的创新,还要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有了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管理创新自然会得到推动,创新将成为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体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国有资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引领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潮流
《中国航空空报》: Xi总书记考察吉林时,把“扩大国有资本的作用”作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标准之一,这是一个全新的提法。你认为国有资本功能的内涵是什么?
林左鸣:我认为总书记非常深刻。国有资本的功能是什么?国有资本的作用在哪里扩大?这是值得思考的。我认为国有资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引领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潮流。
资本的作用是主导作用。也许美国比我们更重视这方面,否则就不会有大量的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我们不妨看看好莱坞在美国扮演的角色。根据我们的工程陈述,它相当于一个物理模拟实验室。美国好莱坞是美国未来精神、未来理念、未来趋势和未来价值的模拟实验室。美国首先把很多它想引导的东西推向好莱坞,然后用它武装美国人的思想,就像一个接一个地复制,这样美国人就可以复制它们,然后他们把这些大片推向世界,让那些美国无法触及的国家颤抖和嫉妒。这就是好莱坞的角色。好莱坞后面是美国首都。好莱坞聚集了一批尖端科学家和工程师来制作科幻电影。很简单,没有美国资本的大力支持,好莱坞不可能扮演这个角色。一个好莱坞能有多少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经得起我们的考验!
从好莱坞的角色可以看出,美国资本的角色是引领和推动整个美国的发展趋势。美国资本不仅直接投资于实体经济,如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医疗设备等。,而且还在影视等文化领域投入巨资,从各个角度引领美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就是美国资本的力量。
回顾过去,中国国有资本有这种意识和能力吗?你做完了吗?我认为有很大的差距。中国有很多时尚杂志,对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得90后的年轻人和60后、70后的父母不可能坐在一起谈论同一个话题。有什么问题吗?这是因为国有资本的渗透力不够,国有资本在许多领域已经放弃。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只要国有资本能够影响国家发展的方向,就应该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投资。
除了国内市场,进入国际市场后,国有资本可以发挥更多的功能,甚至超出正常外交活动的范围。事实上,过去我们对国有资本的重要职能和作用重视不够。
有些人依靠“国有资本退出所有竞争领域”的说法,即他们想把国有资本推到一个角落,即破坏国有资本的职能作用。Xi总书记提出要扩大国有资本的作用,这是非常深远、非常重要、充满智慧和非常明智的。
国有资本的职能就是国有资本的职能。如果我们发挥这一作用,我们就可以推动其他资本,包括非公共资本,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国有资本最大的功能是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做多少事情?例如,许多新的电影拍摄基地和许多新的文化形式还没有被国有资本进入。国有资本拥有的一些传统电影制片厂已经大幅缩水。非公有资本进入这些领域也是好事。然而,没有国有资本的引导,国家希望提升的正能量要在如此重要的思想文化领域站稳脚跟并不容易。特别是在一些对青少年有重要影响的文化领域,国有资本还没有进入足够的领域,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再比如,国有资本可以参与农村地区的深化改革吗?我认为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旦实现,可能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中国航空空报》:你认为我们如何发挥和扩大国有资本的作用?
林左鸣:要想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作用,就必须破除国有资本只注重物质财富而忽视无形财富的思想定势。国有企业中有几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集团?不要。与美国的好莱坞相比,中国的文化产业仍然远远落后。同时,国有资本不能总是关注工业,还要关注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重要领域。
中国航空空报:如何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实现“三个效益”?
林左鸣:要实现三个效益,必须培养我们党的企业家队伍。
标题:林左鸣:“国进民退”是故意把国家与人民对立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6857.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