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上市公司与其停牌“避震”不如增持“抗震”
本篇文章1184字,读完约3分钟
◎谭浩军
据媒体报道,由于近日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流动性枯竭和持续跌停,大量上市公司被迫停牌。据统计,截至7日晚,沪深两市已有500多家公司发布停牌公告,而此前已有764家公司停牌。即使少数公司将于8日复牌,两市停牌公司总数已超过1200家,超过上市公司总数的三分之一。
市场参与者担心,单只股票的大规模连续跌停将引发公共基金的大规模赎回。然而,由于两市停牌股票数量较大,公募基金将不得不卖出尚未停牌的股票进行赎回,这将进一步引发股市下跌和个股跌停。
为了避免股市持续下跌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影响,采取停牌是一种手段。但是,如果这样的公司太多,特别是当市场情绪已经缺乏,信心严重不足的时候,就会使市场更加低迷,人心更加涣散,从而造成更加严重的下滑。
事实上,无论从市场流动性还是政策水平,以及为稳定市场所采取的措施来看,市场稳定的迹象已经显现。尤其是7日的股市,虽然有1600多家公司下跌,但市场已经基本稳定。症结在于投资者信心不足,被套现象严重,难以形成有效交易。
在这种情况下,暂停停牌只会让市场更加低迷,让投资者更加恐慌。相反,如果这些企业能够保持其股票的稳定性,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并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性“抗震”,效果可能远远好于停牌。
问题是,由于大多数企业只考虑自身利益,缺乏大局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在选择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时只选择个人利益,很难做出增持的选择来应对冲击。自然,下跌是不可避免的,最后我们只能选择暂停交易以“减震”。结果,投资者的恐慌进一步加剧。
众所周知,中国股市还没有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国家层面的稳定政策使市场趋于稳定。为了稳定整个市场,最重要的是依靠投资者和企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当投资者处于恐慌状态时,如果他们能够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如增持、员工持股、大股东承诺和回购等,不仅对企业的稳定,而且对整个市场的稳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大多数企业采取这样积极的行动,市场自然会趋于稳定。
据悉,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决定不批准停牌。毫无疑问,这完全符合当前市场的实际情况,也是必要的。暂停必须有理由,没有充分理由的暂停是不能批准的,这也是市场秩序的需要和维护市场稳定的需要。
对于已经暂停交易的企业,也要进行全面核查。如果理由不充分,他们应该尽快恢复交易。不仅如此,还要做出增持、回购等承诺,以维护市场稳定,维护投资者利益。特别是那些在早期已经大规模减持的企业,必须迫使大股东增持或回购。
在国家层面和政策层面都尽了最大努力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层面的作用,让更多的企业参与救援行动,形成自上而下联动互动的合力。只有这样,股票市场才能尽快进入稳定状态,投资者和企业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总之,我们必须对暂停交易说“不”,同时,我们必须迫使企业与政府和投资者合作,通过积极的“抗震”来形成更大的稳定性。
标题:谭浩俊:上市公司与其停牌“避震”不如增持“抗震”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6402.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