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朝:房企应借股市下跌 加速平价走量
本篇文章1627字,读完约4分钟
◎陈凯超
很多人认为股市的持续下跌带来了楼市的复苏,房企应该有针对性地调整策略。但在决定如何调整之前,我们必须先搞清楚股市与经济、股市与楼市的关系。
首先,股市和经济有共振效应。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前的股市大约等于经济。这主要是因为股票市场现在比任何其他行业和传统的“三驾马车”更能推动经济增长。当股票市场是强势市场时,消费将被驱动,然后其他行业将被驱动,这就是为什么股票市场比任何其他行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股市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将取代银行信贷,超越任何金融形式。现在,即使没有新的政策,房地产市场的良好趋势已基本确立。
但股市不是。在产业结构调整到位、经济好转之前,强劲的股市和经济增长是互为因果的,相互促进、相互共鸣、共同繁荣的联动效应将不断增强。这是管理层希望股市呈现“慢牛”模式的原因之一。此后,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将由新型城镇化传递,然后由战略性新兴产业传递,本轮牛市将被视为完全成功。
如果股指增长过快,国家可以制造大的存储容量,促进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的重组,并为上市企业再融资。原则是,在相同的流动性下,制造大的存储容量可以降低股指的上升速度,完成国有资产的升值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时让更多的实体经济得到灌溉。如果股指下跌过快,政府可以通过大幅RRR降息,让银行的高能量货币流入实体经济,然后通过乘数放大,这样充足的流动性就可以推动股指上涨。
其次,股市调整加剧,股市与楼市之间的“跷跷板”效应开始出现。自股市以来,没有人或政府能够准确地控制控股市场的涨跌。2014年10月,本轮牛市开始,股市上涨过快。如果股指继续在高位快速上涨,牛市将持续一段时间,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将减弱,这也将吓退市场外的投资者进入。
a股深度回调后,股指有可能再次大幅上涨,当达到某一点时,将再次深度调整。这是股市振荡的内在逻辑,a股市场在吸纳吞吐量方面会越来越强。
然而,在股市崩盘期间,它与房地产市场之间的“跷跷板”效应开始出现。房价自发强劲上涨的时代已经过去,房价上涨的驱动力现在来自政策和股市。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效应开始显现,这在热卖项目和房价上涨的热闹场面中不难验证。
在股市飙升的初期,“跷跷板”向股市倾斜。只有当股市调整时,股市和楼市之间的“跷跷板”才开始剧烈摆动。每当股指新一轮上涨,资金就会流向股市,而楼市则处于相对温和的状态;每当股指回调时,资金就会开始流向房地产市场,越晚,流向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就越多。
每次央行降息和降低标准,都对股市和楼市有利。由于政策和股市两方面力量的强力推动,预计下半年楼市将加速,部分地区和个人住房企业可能迎来热销局面。
第三,房地产市场的恢复期稍纵即逝,高库存的房企仍需以合理的价格搬迁。尽管房地产市场将在下半年加速,但它很容易消退。如果楼市因股市调整而火热,房地产企业能够把握的时间窗口其实很短。在这个时候,明智的房地产企业应该提供便宜的价格,甚至更低的价格,以促进数量。
此外,本轮楼市复苏主要是受政策刺激。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的作用将逐渐减弱。如果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计算,政策刺激的持续时间预计为2-3年。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支撑力取决于房企自己寻找答案的需要。
笔者认为,在股市调整结束之前,是房地产企业减持的黄金时期。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很少有房地产企业意识到他们将面临的情况。尽管国家努力刺激大量购房,但大多数房地产企业仍在用惯性思维思考问题,只想提高价格,而不是利用平价。央行每次降息降准,降价幅度都低于许多房地产企业,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国家的初衷是刺激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大幅上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然而,许多开发商利用优惠政策推动房价上涨,却没有珍惜来之不易的去库存化机会。
无论是股市波动还是楼市复苏,只有深入研究趋势,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住宅企业才能在“危机”与“机遇”并存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发展。
(作者是克里研究中心的研究员)
标题:陈开朝:房企应借股市下跌 加速平价走量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6401.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