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时尚周刊专注时尚奢侈品资讯报道,潮流服装、护肤彩妆、品牌动态,报道女人健康时尚生活,打造第一时尚生活娱乐门户,报道内容包括时尚业界人事变动,拥有时尚业界最全的时尚人物库!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潘富俊:不识植物 无以读诗

潘富俊:不识植物 无以读诗

来源:大中时尚周刊作者:杜学君更新时间:2020-09-04 02:40:02阅读:

本篇文章2825字,读完约7分钟

【南方物产丰富,并不缺乏,所以《楚辞》充满了香木和香草的写意。北方的大多数植物都与它们自己的生活有关,所以对经济作物有更多的描述]

《诗经》和《唐诗》的作者潘复君仍然有两个理想,一个是开一家文学植物餐厅。“店里的每一道菜都必须有文学的渊源。例如,如果一道菜是炒豌豆,它就叫做‘寿阳盘’。”寿阳山是舒淇和伯夷不吃苏洲和收集魏作为食物的地方。后人也用寿阳和“收魏”来象征隐居。

潘富俊:不识植物 无以读诗

卫是一种软茎草本植物,在古典作品中时有出现。到了春天,魏的对生叶逐渐展开,紫红色的花朵成簇地绽放,这在中国大地上至今仍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现在它被称为“野豌豆”和“小窝菜”,它的学名是蚕豆。

潘复军多年来一直热衷于确认中国古代文学中植物的身份,并将其与不会产生歧义的现代名称对应起来。2015年,出版了一本关于中国古典文学中植物的著作。潘复君生动地书写了从《诗经》到清代作品中所涉及的植物,并比较了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不同植物的道德变迁。

潘富俊:不识植物 无以读诗

他的另一个理想是编写一部100%完整的文学植物词典。《尚书》、《周易》、《诗经》,即使是最难的字也可以在字典里找到。什么找不到?这是一个植物名称,或者是一个文物。我想要一本彩色图片指南。不管你读哪本书,我都会告诉你每种植物是什么。通过正面和背面,您可以了解它的含义是如何演变的。”

潘富俊:不识植物 无以读诗

他认为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因为自三国以来,人们世世代代都在解释佛经,他“只是选择了一个正确的解释”。谈到资源,没有一个国家的植物能像中国的那样讲述那么多故事。“孔子介绍植物时,常常在它们下面打瞌睡。它在周文王时的样子非常不同。许多植物应该与我们的生活经历相结合。事实上,文学或历史是解释植物的最好方法,尤其是中国。”

潘富俊:不识植物 无以读诗

例如,他说,《诗经》提到葡萄藤的采集,即目前的“黑树莓”,这是非常普遍的。“我们种庄稼的时候,它爬上来,把朝廷描述成满是恶棍和奸臣。如果你背诵了很长时间,但不知道它是什么植物,很难想象你能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潘富俊:不识植物 无以读诗

对话

中国商报:植物的古代命名不太科学,许多植物很难与现代名称相对应。你有自己骄傲的例子吗?

潘福军:古代和现代的植物名称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文献越老,就越不一样。事实上,在汉唐时期,解释《诗经》时有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出现了《尔雅》等经典释文词典。根据这些文件,我已经鉴定出许多植物。

你会发现所有的中国文学都会回到《诗经》,任何概念和词汇都会回到《诗经》。你解决了《诗经》,大多数植物都能解决它。因此,我个人觉得很难理解《诗经》。

总的来说,有些人从三国时期就开始解读佛经,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但是仍然有几个问题。有些植物古人认为不是植物,但现在它们被证明是植物,所以我们可以比古人识别更多的植物。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唐诗中有一种植物,叫做花。我花了几个星期走遍台湾的图书馆,但我找不到答案。后来,我在古书上看到你用它的花来织布。用来织布的植物不多。事实上,它是棉花的果实,是白色的。爆炸了,古人认为那是一朵花。

潘富俊:不识植物 无以读诗

后来,证实棉花来自西南,这与棉花进入中国的路线相同。像这样解开它感觉真好。

还有一种叫“惠”的植物。曹晖是一种香草,我们将其理解为罗勒。曹晖已经为人所知好几代了。最详细的是《本草纲目》,它提到这种植物有方形的小枝,对称的叶子和香味,属于唇形科。大约98%,99%可能是对的,但仍有1%,2%,我心中有一个问号。

潘富俊:不识植物 无以读诗

每日新闻:西方现代有一个植物分类系统,它根据植物的生殖器官对植物进行分类。你认为中国人在古代是如何给植物分类的?

潘福军:中国人是从实用的角度来分类的。首先识别形状。如树木、高大的木本灌木、湿草和干草。如果你想使用它,它将根据不同的药物效果或用途进行划分。如果你种植树木,它将基于谷物,纤维,或染色,或谷物。

西方植物学研究得益于显微镜的发明,并看到了细微的结构。中国古代没有这样的技术。直到现代,对植物的观察只能根据外观或气味和用途来分析。当西方人看到生殖细胞时,他们从一开始就和我们分道扬镳了。

每日:“爱草爱树”统计每个时代的诗歌或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植物名称。显然,宋代以后的数量相对较大。经过分析,原因是什么?

潘福军:我认为这和贸易有关。许多植物从外面进来。特别是在清朝,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大事。胡椒、烟草、玉米和土豆都被吸引了。在此之前,古人吃的是相对简单的东西,只有几种水果,野菜也原产于中国。在文学中,学者看到越来越多的植物。

潘富俊:不识植物 无以读诗

事实上,当外来植物进入诗歌时,没有像杨树和柳树这样的(深入的)例子,因为时间太短。更有趣的是,当这些植物传入中国时,没有中国的名字,如烟草,英国的虎斑竹,也没有中国的名字,所以“丹巴”出现在清诗中。玉米刚刚进入中国,这也很奇怪。没有中文就叫“饭麦”,现在在闽南也叫“饭麦”。

潘富俊:不识植物 无以读诗

我们读诗的年龄越大,就越需要进行考证,现代的更接近现在。晚清时有咖啡,当时英国的咖啡馆叫做咖啡。翻译的名字还没有变,这很有趣。植物本身的传播对于解读中国文学也非常重要。

每日:这些年来,出现在诗歌中的植物发生了变化。柳是历史上最常见的植物,但青松是最常见的,竹子是最常见的。

潘福军:我所依据的文本是《清诗集》和《明诗集》。前几个名字不重要,统计上没有区别。

每日新闻:在不同的朝代,世界赋予植物的意义有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潘福军:是的,以柳树为例。陶先生没有放弃买五桶米,回家后在他家门前种了五棵柳树,自称五六先生。从那以后,柳树变得非常高贵。所以有柳眉和柳腰的说法。

但后来它变成了一条花街,一朵野花和一棵失落的柳树。这也是因为柳树太高贵了,想吸引客人光顾这个特殊行业的古代妓女一定是文人。他们也知道文人尊重柳树,所以他们在办公室种了一些柳树。果然,文人跑到了那里。那个行业种植柳树。这不是花街和柳巷。从好的意义到坏的意义,都是我们的文人造成的。

潘富俊:不识植物 无以读诗

另一个让人感触很深的是桃子。在《诗经》中,有桃杀和桃春风。姚讲的是女孩子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而陶的意思是正面的。什么时候,变成了桃色纠纷。

中国人过去称之为粉红色的争论和粉红色的电影,但现在它被称为黄色。但是日本人仍然称它为粉色。因此,日本保留了中国的原始表达方式。日本人什么时候学会中国文化的?唐朝。因此,我们以唐代为分界点,当桃春风成为一个桃之争,应该是那个时候。这是关于寻找证据。

潘富俊:不识植物 无以读诗

日报:据统计,《诗经》中有丰富的经济作物,诗歌中有许多实用植物,但后来有大量的诗歌表达了文人的抱负和兴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潘福君:比较《诗经》和《楚辞》,一北一南具有重要的比较意义。

南方物产丰富,不缺。这些野生蔬菜和水果很常见。因此,《楚辞》充满了香木和香草的写意。与北方不同,这里很少有植物。北方的大多数植物都与自己的生活有关,所以有很多关于经济作物的描述。

后来的诗,如唐玄宗安史之乱中的诗,大多是实用的或饥饿的或荒凉的。宋以后,政治文化中心南移,主流正统是南方。描述经济的东西越来越少,更多的是感性和描述性的内容。

标题:潘富俊:不识植物 无以读诗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7293.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