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 建设多层次信贷市场
本篇文章1253字,读完约3分钟
⊙记者金主编潘胜涛
昨天,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上,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吴晓灵(报价:600663,咨询)作了“开放大额存款市场,完善社会信用服务”的主题演讲。吴晓灵指出,开放大型存款市场有利于增加社会信用供给,非银行金融机构应成为具有不同业务的吸收存款金融公司。同时,规范小额贷款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将部分公司改造为吸收存款的金融公司,引导社会需求有序进入信贷市场。
目前,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想法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但吴晓灵认为,目前为止对于建立多层次信贷市场还没有形成共识,而目前国内存款市场的高度垄断抑制了信贷服务的社会多样性,造成了一系列问题。
鉴于非法集资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案件越来越多,吴晓灵认为这是因为没有为社会需求开辟“正确的道路”。她指出,银行业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吸收存款,其垄断性也体现在只有银行才能吸收金融机构存款这一事实上。
事实上,国内存款市场只对商业银行开放,在吴晓灵看来,这抑制了其他金融机构的发展,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压力,使其难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总的来说,目前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业中的比重很大,而直接融资的比重相对较小。在巨大的信贷市场份额中,非商业银行信贷机构的比重更小。
“在我国,除了商业银行之外,还有几种具有银行特征的公司可以吸收存款——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我个人认为它们都属于银行金融。但由于资金来源的限制,很难开展大量业务。”
鉴于这种情况,吴晓灵认为,解决办法是开放大型存款市场,从而增加社会信贷的供应。她的提议是让非银行金融机构成为具有不同业务重点的吸收存款金融公司。除上述公司外,这些机构还应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参照香港的做法,吴晓灵认为金融机构可以分为完全许可银行和有限许可银行。
「我个人认为所有持牌银行均可吸纳小额存款、发放贷款及处理结算事宜,而有限的持牌银行只能吸纳大额存款及发放贷款,但不能处理结算事宜。从存款的特点来看,它们属于银行机构。如果我们放开大型存款市场,我们可以监管小额信贷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并将其中一些公司转变为吸收存款的金融公司。”
吴晓灵认为,可以考虑开放大型存款市场,让想参与市场信贷业务的机构纳入监管范围,成为信贷市场的“正规军”,从而引导社会需求有序进入信贷市场,最终增加社会信贷供给。“这样,我们放开了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规范了一些非正式的小额贷款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然后规范了一些p2p公司,想做很多信贷业务,有能力做。信贷业务的组织是在监督下进行的。”
吴晓灵指出,建立多层次信贷市场和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健全金融市场的基本制度建设。至于目前开放大型存款市场的条件,吴晓灵认为目前的市场已经具备。首先,存款保险制度保证存款在50万英镑以下;其次,一年以上的存款利率上限已经放开。只要吸收了大量存款,就可以提高利率,使一些希望获得更多收入的基金可以自担风险进入其他市场,如大型存款市场和理财产品市场。
标题:吴晓灵: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 建设多层次信贷市场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7207.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