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松成:不能因金融市场波动 延误改革时机
本篇文章973字,读完约2分钟
记者李丹丹编辑潘生涛
近年来,利率、汇率、资本流动和股票价格等许多财务指标都经历了巨大的波动。市场上的一些声音将这些波动归咎于金融改革和开放。中国央行监管部部长盛松成25日在2015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上指出,这是有偏见和不公平的。金融改革开放没有回头路,改革的时机不应该因为金融市场的波动而推迟,金融市场的波动与资本账户开放没有直接关系。
盛松成指出,金融市场改革往往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这在国内外历史上都是如此。深层次的原因是金融改革往往是滞后而不是超前的,因为原有的金融形式已经不能满足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例如,影子银行(如中国的表外银行)的出现和发展,本身就是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是利率管制市场突破的产物。如果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不继续推进,影子银行将会发展得更快,金融市场可能会变得更加扭曲。
他强调,中国金融市场波动与资本账户开放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中国a股市场不对外开放,外资规模很小。截至2015年6月底,qfii和rqfii在a股中的账户分别只有898个和763个,同期a股账户总数达到2.3亿。截至2015年8月28日,qfii投资额度仅为767亿美元,rqfii投资额度仅为4049亿元人民币,仅占同期a股流通市值的2.5%。因此,假设资本账户开放后,金融市场风险将会更大,这不能是一种错觉。事实上,自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以来,沪港通的配额从未用完,沪港通开通后,不是内地股市变得更加波动,而是香港股市变得更加波动。
关于8月1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深化以来的贬值,盛松成指出,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没有依据,人民币短期贬值不能否认这一汇率改革。当前推进汇率改革是适时的。汇率在短期内可能会超调,但最终会接近长期均衡值。
当前汇率波动和资本外流是外汇市场的短期临时反应。从国外环境来看,在过去的六个月里,人们预期美元会提高利率,投机资金会流向美国。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利润率下降,负债率迅速上升,股市波动、利率下降等因素引发恐慌和避险情绪。从外汇市场来看,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市场相互影响,境内外人民币市场出现套利机会,加速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然而,这些因素大多是暂时的,中国对国际基金的长期吸引力仍然存在。今年8月,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87.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1亿美元,比今年7月增加4.9亿美元。
标题:盛松成:不能因金融市场波动 延误改革时机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7208.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