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时尚周刊专注时尚奢侈品资讯报道,潮流服装、护肤彩妆、品牌动态,报道女人健康时尚生活,打造第一时尚生活娱乐门户,报道内容包括时尚业界人事变动,拥有时尚业界最全的时尚人物库!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张忱:从莫干山到上海私企第0001号(上)

张忱:从莫干山到上海私企第0001号(上)

来源:大中时尚周刊作者:杜学君更新时间:2020-09-03 19:48:03阅读:

本篇文章5018字,读完约13分钟

从莫干山会议到上海第一家民营企业

三十年是我的生命,陶更是如此。这句老话最适合张晨。

30年前的1985年,张晨用左手递交了大学教师的辞职报告,用右手写了注册申请。他在上海闵行区注册成立了一家个体经营公司——上海凡尔达饮料厂。当时,在上海,用上海本地话来说,只有两种类型的个体户,一种是“从山上下来”,即被判刑的人,另一种是从外地来的“下里巴”人,即农村人。作为上海人和大学教师,张晨绝对是个例外。

张忱:从莫干山到上海私企第0001号(上)

不止如此。就在一年前,即1984年,张晨的两篇论文《论贸易中心》和《如何普及家庭私人电话》入选“莫干山会议”,张晨有资格参加会议。在整个中国改革时期,有许多经济理论会议,但很少能被记录下来。在这些经济理论会议中,有几个可以载入史册,其中之一就是1984年9月的莫干山会议。那次会议被认为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当时的中青年经济学家充分地吹响了领导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思想,因为参加会议的大多数人后来都成了政界和学术界的“重量级人物”,如、、马凯、周小川、郭树清、楼继伟、、张、、华生、陈、、、等。

张忱:从莫干山到上海私企第0001号(上)

对于张晨来说,参与其中是不可避免的,但它却在他的人生轨迹上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戏剧性变化:从一个经济学家到第一个上海民营企业0001的企业家

然而,在风云变幻的形势下,张晨并没有占据上海民营企业的榜首。对此,他把这归因于知识分子出海的命运:因为他们想得太多,他们经常做得不完全。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企业家和实践者,张晨见证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风雨历程。现在,60岁的他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之旅,因为他相信深刻的教训足以让他摆脱自己的命运。

张忱:从莫干山到上海私企第0001号(上)

2015年9月,在安徽省合肥市一栋不起眼的办公楼里,张晨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专访,讲述了自己的“上山”、“下海”和动荡的时代。

白白浪费了莫干山参赛资格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正处于从混乱中恢复秩序的变革时期。虽然自1978年以来允许存在的个体经济已经萌芽并破土而出,但事实上,很难在世界的眼中留下好印象,因为“投机倒把”的恶评仍笼罩在他们的头上。

1982年,张晨从北京商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毕业,加入上海第一商业局职工大学教授市场经济。在严格的计划经济时代,市场经济更多的是西方的传说和书籍。为了找到市场的真实数字,更好地进行教学,张晨特别关注当前形势的变化。

张忱:从莫干山到上海私企第0001号(上)

1980年12月,浙江省温州市颁发了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1981年7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城镇非农个体经济的若干政策规定》。1982年,邓小平提出了审视私营经济的政策。1982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并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鼓励发展个体经济,并将其扩大到农村地区。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一条规定,法律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在1984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现阶段政府发展个体经济的基本方针。

张忱:从莫干山到上海私企第0001号(上)

“天可能要变了,我当时就有这个想法。”张晨回忆道。国家政策的变化,表现在学术思想领域,在1984年达到一个小高峰。“有一次,我在《经济日报》上看到一条消息,说九月初将在浙江省举办一个关于中青年经济的学术研讨会。讨论的中心内容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论文广泛收集自全国大多数中青年经济和科学工作者。选定的论文将被邀请作为官方代表出席会议,这就是后来的莫干山会议。当时我想得不多,所以我吐了两篇我刚准备发表的论文:《论贸易中心》和《如何普及家庭私人电话》。后来,我了解到这两篇文章都包括在内。”

张忱:从莫干山到上海私企第0001号(上)

后来,张晨意识到这次会议对中青年学者的重要性非同寻常。

大会筹备小组根据来自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300多份申请文件,选出了124名正式代表。在选拔过程中,代表资格是由论文的水平来确定的,而不涉及关系、教育、职称、职业和名气。这就是莫干山会议的荣耀。它被称为“经济改革思想史上的一件创举”,是青年经济工作者的第一次集体呼声。那次会议不仅使一批经济学家在历史舞台上脱颖而出,也为80年代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引起了中央最高领导人的重视。因此,能够“上山”开会,甚至成为学术界的一种荣耀和资格。

张忱:从莫干山到上海私企第0001号(上)

也许上帝愚弄了人们。当张晨看到办公室最底层抽屉里的会议通知时,已经是9月12日了,会议是在9月3日至10日召开的。“其实,当时学校是被故意扣压的。当时广东和浙江的民营经济发展比上海好。当时我请假去了浙江。”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小商品经济的发源地,浙江不仅让张晨震惊和惊讶,也让他思考中国的未来。他再也无法平静,充满血液的火花似乎被点燃了,而内心的不安使他无法控制自己。他对后来被称为“温州模式”的民营经济非常乐观,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经济将从这里、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于是他有了辞职下海的想法。

张忱:从莫干山到上海私企第0001号(上)

如果你爬不上这座山,你将去海边

既然你爬不上这座山,你就应该去海边。1984年12月,张晨递交了辞呈,被误认为右派的父亲威胁要断绝父子关系。表面上看,这是因为他的梦想、热情、毅力和冲动,但在他辞职的背后,却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一波浪潮。

如果说1978年是中国改革失败的一年,那么1984年就是改革达成全国共识的一年。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的城市改革开始了。当时,农村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而成功背后的制度创新是承包制。1983年和1984年,中国共产党开始决定将农村改革的经验移植到城市中去。城市改革涉及很多方面,其中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初见成效。首先,权力下放和利润分享失败了,而城市承包制度使城市的改革热情高涨。联想、万科、海尔等企业都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个城市。

张忱:从莫干山到上海私企第0001号(上)

此外,当时也出现了价格双轨制,这是1982年材料装备部首次提出的,是整个价格体系市场化机制的突破。由于双轨制,价格是可以调整的,包括终端商品的价格和原材料的价格,这客观上给了个体户和私营企业/0/房。

因为教授市场经济,张晨对价格和市场特别敏感。“当时,上海的商品供应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所需的原材料由国营批发部门统一安排;在供应价格方面,享受与集体企业相同的批发价格待遇;经营的商品价格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零售价格销售,生鲜商品、自产自销商品应当随市场销售,并按照质量进行评估;个体工商户可以带一至两名帮手。个体工商户也可以自由组合和设定自己的章程,实行联合购销、联合购销,并对自己的盈亏负责;对失业知识青年经营的维修服务业、手工业等劳动收入较低的行业,可给予免税、减税或暂不征税等优惠政策,甚至允许个体工商户在银行开户和向银行申请小额贷款。在经营方式上,突破了个体工商户只允许零售、不允许批发的限制,允许个体工商户直接与国有、集体企业挂钩从事代销、经销业务;突破学徒人数限制,员工超过8人的,可以换发临时营业执照,进一步促进个体经济发展。”

张忱:从莫干山到上海私企第0001号(上)

事实上,自1983年以来,上海进一步简化了个体工商户的登记审批程序,再次放宽了个体经济管理政策,扩大了个体工商户的登记申请范围,允许有经营条件的离休干部、工人和农村居民从事个体经营;允许外省市个体工商户在上海开设工厂和商店;允许上海个人与其他省市的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合资经营,也可接受华侨、港澳台同胞的馈赠,单独经营;允许上海郊区个体工商户在市区指定地点摆摊设点或者流动经营;取消经营范围限制,允许个体工商户集中一个行业,兼营其他项目。

张忱:从莫干山到上海私企第0001号(上)

“创业,这些都很重要。没有这些变化,就不可能有城市私营企业的发展。1985年初,我以个体户的名义申请开办伟达饮料厂。当时,当我去工商局申请执照时,他们听说我已经辞去了大学教师的职务,他们都非常尊重我。基本上,没有障碍。尽管对员工人数仍有要求,但没有人真正检查过。”张晨说道。现在看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到了1984年,国有企业,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的状况不是很好,很多企业已经很穷了,政府没有钱再投资了。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积极性总是难以激发,与农村改革的蓬勃发展相比,城市改革需要跟上。

张忱:从莫干山到上海私企第0001号(上)

取得上海市第0001号私营企业许可证

当时,上海比全国更早地给个体经营的空人提供房间,但建立工厂并不容易。

筹资、选址、工厂、设备、供水、供电、就业等。,几十个公章只会在申请建厂时盖章。但最难的是企业生产什么产品。张晨说,起初他想做组合家具和成衣,但由于一个意外的消息,他改变了主意。一天,一个邻居告诉他,有人从东北向河南卖了一种叫“格瓦斯”的饮料,收益很可观。这给了张晨一个启示。最好是建立一个饮料厂,所以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张忱:从莫干山到上海私企第0001号(上)

从江苏到浙江,从安徽到东北,在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之后,张晨带回了几十瓶饮料样品和一个成熟的建厂计划。在他的小卧室里,他反复品味日本和美国饮料的味道,仔细比较和分析,并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根据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和口味习惯,他决定他的饮料应该是介于可乐和啤酒之间的一种独特的新品种:它有美国可乐的舒适味道,但它没有可乐的强烈药味,它有啤酒中泡沫和气体的优点,但它没有啤酒中酒精的缺点。他想混合几十种配料,包括中国保健药品。

张忱:从莫干山到上海私企第0001号(上)

之后,在食品等相关部门的检查中,该部门对其配方的评价结果如下:该饮料营养丰富,具有明显的止渴、去腻、开胃、提神的功效,是一种低糖、不含酒精的新型软饮料。你不能用公式来做,你必须有一台机器。上大学前,张晨在一家化工厂的机械车间做了5年的机械师,熟悉工厂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改进。后来,凡尔达饮料厂的许多机器都买不到或没钱买。根据这个原理,张晨自己简单地设计、加工和安装了它们。

张忱:从莫干山到上海私企第0001号(上)

1986年,“Verda饮料”畅销,成为当时上海最大的民营企业。那一年,饮料工厂的销售额超过了100万元,中国很快建起了五个工厂和附属工厂。

直到1987年初,在《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决定》中,国家首次提出私营经济应采取允许存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逐步引导的政策。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公开明确地承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存在和发展,并提出了鼓励个体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1988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确定了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和经济地位,即“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益,指导、监督和管理私营经济。”1988年,中国开始注册私营企业。

张忱:从莫干山到上海私企第0001号(上)

“根据当时合资企业的要求,我于1988年加入上海上投实业有限公司,按照“三比一补充、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申请注册成立了凡尔达礼品厂,并取得了上海市私营企业第0001号许可证。”张晨说道。随后,他申请将凡尔达饮料厂由个体经营改为私营企业,批准的营业执照代码为上海市私营企业第0005号。根据张晨的手稿,张晨同时经营,写了大量关于私营经济的论述,这些论述的核心长度和主张在《私营企业法》中有所表述。

张忱:从莫干山到上海私企第0001号(上)

根据目前的说法,张晨的成功在当时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有中国私营企业的标签。他有第一代私营企业家的勇气,也有第二代私营企业家的知识和远见。这也得到其企业领域迅速扩张的支持。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营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中国民营企业家始于1981年获准注册的第一家个体工商企业(北京的一家餐馆),真正崛起于1985年后的城市体制改革时代,并于1991年底结束。随着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中国第二代民营企业家诞生了。1995年后,第一代私营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到1998年,第二代企业家全面占了上风,完成了中国民营工业资本和民营企业的“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任务。第三代私营企业家与海外归国人员和高科技联系在一起。

张忱:从莫干山到上海私企第0001号(上)

1989年6月,张晨作为上海民营企业家的代表,即中国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出席了与美国商界代表(美国商会会长、会长)的会议。1991年6月,张晨在上海凡尔达饮料厂和上海凡尔达礼品厂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南联百货”。同时,“上海川崎营养食品厂”成立,“川崎”商标注册,川崎火锅底料开发生产。随后,“上海田甜商贸实业公司”、上海川崎食品公司、上海国际体育文化娱乐公司等实业公司相继成立。

张忱:从莫干山到上海私企第0001号(上)

虽然很困难,张晨和他的公司在十年的形成和发展中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期。

(待续)

标题:张忱:从莫干山到上海私企第0001号(上)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7178.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