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采宜:中国经济已变色 明年关注两大风险
本篇文章1373字,读完约3分钟
凤凰财经新闻23日,国泰君安(报价601211,BUY)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在诺亚财富举行的砖石年会主题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的颜色开始从以前的“黑色”向“绿色”转变。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的下降趋势难以逆转,出口成为中国经济“火车头”的时代已经过去,消费成为了引擎。
林采宜表示,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存在两大风险。一是市场清算可能引发的信用风险,二是美元走强导致的流动性波动。
以下是讲话的要点:
黑色绿灯
除美国外,全球宏观经济陷入衰退,大多数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下降。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很难依赖外部拉动。然而,中国经济并不黑暗,但也有亮点,如结构转型。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7%,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色彩开始发生变化。钢铁和煤炭过去是“黑色的”。如果第三产业是“绿色”的,那么中国经济现在正朝着“绿色”的方向发展。
绿色有两种,“硬绿色”和“软绿色”。“硬绿色”是指与环境保护直接相关的行业。“软绿色”指无烟工业。自2006年以来,国内“软绿色”产业的比重一直在上升。后工业时代gdp的增长意味着服务业的增长。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越来越软,能源消耗必然下降。因此,尽管经济下滑是不可避免的,但在经济下滑的过程中,经济正在转向“绿色”,增长势头正在悄然改变。
买买买,gdp的引擎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占33.4%,房地产占23.6%,基础设施占22.8%。虽然基础设施投资与去年相比有所增加,但这种增长只能减缓投资的下降速度,不会扭转投资趋势。
出口增长的下降趋势在短期内难以逆转。自2000年以来,出口成为中国经济“火车头”的时代已经结束。这取决于中国的人口结构。人口红利已不复存在。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了人口的急剧下降。90后比80后少4000多万,00后比90后少3000多万。这导致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目前,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印度和越南的三倍,下一次劳动力成本下降,恐怕要等到“二胎”长大。
此外,人民币对日元和欧元的间接升值分别接近50%和30%,这也促进了出口的下降趋势。价格是供求关系中最敏感的指标,汇率的变化与出口正相关。升值越大,出口的影响就越大。
有些人建议可以增加贸易的附加值,或者增加服务贸易来增加出口。然而,贸易升级和人口一样,是一代人的问题。当一名纺织女工失业时,她的孩子可能会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但她无法通过短期培训实现转型。印度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客户服务中心,但中国不能。由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形成的外贸产业大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升级。贸易升级是人口文化素质的提升。受过不同教育的人有不同的综合能力。
Gdp增长动力被转换,消费成为引擎,三驾马车只剩下。
就业繁荣和居民收入增长是消费增长的坚实基础。劳动力短缺,工资水平持续上升,这将带来消费力的提高。从去年到今年,收入增长最快的是农村地区,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收入越低,边际消费倾向越高,因此这种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40-50岁的人口比例增加,这给消费带来了动力。此外,政府民生支出的增加减少了居民的预防性储蓄,促进了消费。
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存在两大风险,一是市场清算可能引发的信用风险,二是强势美元引发的流动性波动。在美元升值的趋势下,国内资本外流的压力越来越大。
标题:林采宜:中国经济已变色 明年关注两大风险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7576.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