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雨泽:包容“特色”是丝路建设的最大特色
本篇文章2843字,读完约7分钟
据悉,“丝绸之路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将于10月下旬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年会是国际社会解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行动的交流研讨会。为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罗玉泽,对本次论坛的主题及相关讨论内容进行了前瞻性分析。
探索丝绸之路建设和发展之路
中国经济时报:“丝绸之路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已经进入倒计时。你认为这个论坛会在哪些问题上有所突破?
罗玉泽:2015年3月28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的愿景与行动》发布后,“一带一路”建设进入了务实推进阶段,半年来取得了初步成效。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卡塔尔、俄罗斯、科威特、柬埔寨、匈牙利等国签署了相关合作备忘录。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和巴基斯坦分别签署了236亿美元和460亿美元的合同,俄罗斯领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提出的“容克计划”达成了对接共识。从中国到欧洲的新列车,如阜新欧洲、荣新欧洲、宜兴欧洲和郑心鸥,正朝着正常化和大规模运营的方向发展。
然而,“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仍有一些国家怀疑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动机和目的,质疑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的技术经济和商业可行性,担心其发展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本次论坛重点关注建设过程中的上述问题,以增加信任、消除疑虑、完善机制、探索解决方案。
该论坛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来自30多个国家的政府、智库和企业的代表已决定参加,这是参加第一届论坛的国家数目的两倍多。此外,讨论的主题更加集中,问题更加明确。我相信,在巩固“一带一路”发展共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相互合作、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信心等方面,都将取得重大突破。
包容性“特色”是丝绸之路建设的最大特色
《中国经济时报》:“2015年后的丝绸之路建设与发展”是本次论坛的四大主题之一。鉴于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你认为如何建设有自己特色的丝绸之路?我们应该关注哪些方面?
罗玉则:“丝绸之路”代表着互利、和谐与和平。这是一份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此,许多国家想对此大惊小怪。例如,美国提到“新丝绸之路”,日本提到“丝绸之路外交”,土耳其推动“现代丝绸之路”。出发点和目标都是集中的。一方面,它反映了该地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各方的不同要求以及内部和外部的复杂性。
2015年后发展议程于今年9月25日正式通过。与2000年千年发展目标计划相比,该计划更加系统化,强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构建及其作用。同时,它还建议考虑各国不同的国情、能力和发展水平,并尊重它们的政策和优先事项。
可以看出,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在合作框架和促进理念上类似于我们提出的“一带一路”。后者也是联合国新发展议程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它聚集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穷人。
虽然“一带一路”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但也有像新加坡这样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新加坡是开放的,涉及不同的国家。因此,其合作框架极具包容性。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允许不同地区、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合作,走不同的发展道路。从一个点到一个区域,把沙子聚集成一个塔,最终实现整个地区的繁荣。
因此,包容各种“特色”是中国“一带一路”最大的“特色”。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整体框架的务实性和结构协调性,又要注重因地制宜、分类决策,充分发挥各国各行各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实现以上两点,首先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尤其是智库之间的沟通。智囊团之间顺畅的沟通与合作可以保证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和关键环节、重要领域决策的可操作性。丝绸之路国际论坛本身以及将在该论坛上发起的丝绸之路国际智囊团网络是加强这项工作的重要平台。
增长和可持续性仍然是发展的重点
《中国经济时报》:2015年后,“一带一路”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在哪里?为什么?
罗玉则:“一带一路”的背景可以告诉我们未来应该切实推进的方向。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而曲折,增长和可持续性是世界经济追求的两个目标。因此,“一带一路”的建设一方面要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回到快速增长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要保证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尽量避免留下隐患。
那么未来的发展必须满足以下几点:
首先,文化是包容的,价值观不必寻求共同点,但它们必须相互尊重,容忍差异,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坐下来合作,过程是愉快的;
二是互利共赢,项目应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实现整体盈利。分配机制要尽可能完善,“相互合作、共建共享”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第三是帮助穷人。“一带一路”集中了世界上大多数的穷人。帮助这些人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和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目标,也是确保“一带一路”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基础;
第四,低碳与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一带一路”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和生态保护,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
多方面解决丝绸之路建设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目前,在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你认为还存在哪些困难或障碍?
罗玉泽:设施互联是“一带一路”的首要重点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要推进的重点工作大多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仍然相对较大。尽管该地区是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丝绸之路基金等许多金融机构的重点,但资金的总供给仍远远低于总需求;
二是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的高风险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失灵”风险,但该地区尚未建立相应的风险化解机制;
第三,一些国家仍有战略顾虑。他们担心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会威胁国家安全,阻碍地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互通;
第四,大国之间的竞争博弈恶化了基础设施的投融资环境,一些项目政治因素过多,对抗明显,导致项目建设和运营条件恶化。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困难或障碍?
罗玉泽: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完善区域投融资机制。集中各国智库智慧,创新投融资模式,有效利用政策资金,发挥激励作用,广泛吸收和利用社会闲置资金,探索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准入渠道,缓解建设资金短缺;
二是探索建立基础设施建设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如推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和区域投资竞争化解机制建设,强化对政府不可信任行为的制度约束;
三是提高合作框架的包容性和项目建设的透明度。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时,应尽可能考虑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设计合作框架时,应考虑和平衡利益;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提高透明度。引进和利用第三方的力量,发挥桥梁和粘合剂的作用,淡化竞争,加强合作,避免陷入恶性竞争和循环对抗。
标题:罗雨泽:包容“特色”是丝路建设的最大特色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7336.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双枪”郑承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