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中国部原主任:世界市场波动原因并非中国汇改
本篇文章1550字,读完约4分钟
继全球股市“黑色星期一”之后,最近全球市场继续波动。谁引发了这一轮全球市场冲击,解决方案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商报》8月26日采访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国部前主任普拉萨德。
中国商报:国际市场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汇率改革引发了这场全球市场冲击。你同意吗?你认为“地震源”在哪里?
普拉萨德:指责中国的汇率政策导致全球市场大幅波动是不客观的。我认为造成这次市场震荡的“凶手”是人们的恐惧。
导致恐惧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全球市场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汇率的下跌不是中国政府真诚的汇率改革,而是经济低迷时期的绝望表现。许多人只看到中国经济正在衰退,中国政府刺激经济的一些政策是无效的。他们认为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无法应对中国的经济衰退,希望通过汇率改革让人民币贬值来刺激出口。这个判断太武断了。客观地说,人民币汇率的下跌是符合市场预期的。
每日新闻: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正常化会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衰退吗?你觉得这个观点怎么样?
普拉萨德: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正常化是全球市场波动的原因之一,但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为美联储加息做准备,因此这一因素很难造成更多混乱。其次,市场不确定美联储何时加息。不确定性不利于市场信心,同时加深了人们的恐惧。也许这个月,也许下个月。因此,尽管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确信美联储将加息,但这种不确定性加剧了市场担忧。
恐惧和不确定性的结合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局面。
每日新闻:你认为当前全球市场的波动可以被称为金融危机吗?
普拉萨德:我不认为当前的市场动荡是一场金融危机,也不能与1997年或2008年相比。
除了美国,全球经济增长正在放缓。欧洲和日本的经济不稳定,而新兴市场国家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然而,当前的经济形势与金融危机期间大不相同。新兴经济体没有那么多外债,但它们有更多的外汇储备。汇率也更加灵活。因此,我认为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会有很多市场波动,但不会引发金融危机。
我认为巴西、土耳其、南非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更容易受到冲击。相反,东南亚国家更健康,比如菲律宾。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整个地区将受到更多影响。
每日新闻:央行会携手缓解全球经济波动吗?
普拉萨德:我认为所有国家的共同问题是,央行被要求做太多事情。回顾每次全球经济危机中遇到的问题,许多根本原因不是央行,而是其他政策。
更多人期待中国的财政政策。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货币政策,而是依靠利率和汇率来调节经济。其他国家有不同的情况。例如,需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在欧洲和日本,它们的经济需要更多的结构调整,而仅仅依靠货币政策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策略。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美国采取了非常激进的货币政策,同时财政政策也齐头并进。两者的结合非常重要。目前,日本经济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当我们谈到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实行了很多货币政策,很少财政政策,经济结构调整就更少了。这种结合不是缓解经济冲击的好方法。
因此,我不认为世界各国央行联合起来是解决经济动荡的好办法。更重要的是,每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协调应对措施,而不是通过央行解决问题。
每日新闻:有人认为美国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陷入危机,美联储在缓解全球金融危机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次,美国经济相对健康,不愿意领先。中国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普拉萨德:我们应该意识到,美联储并不想拯救整个世界,而是想先拯救自己。如果中国想在解决全球经济动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它必须首先对此免疫。如果中国能够出台更好的政策,在未来提升其经济结构和金融市场,这将是中国未来改革的良好方向。如果中国经济波动,对中国和世界都没有好处。
标题:IMF中国部原主任:世界市场波动原因并非中国汇改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7028.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