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坡过坎 四大改革须突破
本篇文章4077字,读完约10分钟
十三五规划越来越近了。未来五年对中国的经济转型有多重要?《中国商报》近日采访了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他认为,2020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转折点和重要关口。“如果我们通过这一关,中国将进入一个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十年,甚至二十年。”
伟大变革和改革的关键时期
中国商报:你提出2020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最后一个窗口期”。你为什么这么说?
迟福林:我的主要判断是,国际经济发展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历史性的转折点。从大历史的角度看,中国正处于大转型、大改革的关键时期,2020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关头。基于这一判断,我认为未来五年的改革将对经济转型升级产生决定性影响。具体来说,有以下四点:
首先,2020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关键时刻。中国多年来一直在推动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突破,但仍处于关键阶段,没有跨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关口”。
未来几年,国内外环境将发生明显变化。如果到2020年“大关口”还没有过去,我们将失去主动权,在许多方面处于被动,经济增长可能面临更严峻的挑战,甚至更突出的风险。如果到2020年达到这一水平,结构调整将取得重大突破,形成消费主导型增长模式和服务主导型产业结构,我们就能抓住主动权,化解风险,释放出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第二,2020年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历史关键时刻。如果未来五年保持6.5%~7%的增长率,到202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很可能超过1万美元,这将为中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奠定决定性基础,同时也将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如果我们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将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如果不实现或做得不好,不仅会有经济风险,还会有社会风险。
第三,2020年是创新驱动的历史关键点。“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的交汇点。在这个十字路口,如果我们把握好它,充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如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和“互联网+”,那么不仅是制造业,而且整个经济结构都将升级。
第四,2020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前三点都取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如果2020年中国在许多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在一些重要方面取得决定性进展,那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制度的保障,实现前三个目标也就有了重要的推动力。
“十三五”规划对中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我认为,2020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窗口期”,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转折点和重要关口。如果我们越过这个障碍,我们的国家将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内走上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改革有四个关键突破
日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清单中,你认为最关键的突破点是什么?
迟福林:我认为以下四点至关重要。
首先是以混合所有制为重点的企业改革。目前,由于短期和周期性的原因,实体经济正面临巨大困难,但主要问题是缺乏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重点的重大企业改革实际措施。因此,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发展混合经济的重点,全面推进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在内的企业改革,形成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次,服务市场是开放的。能否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取得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服务市场的开放进程。如果服务业市场更加开放,能够适应普通人消费需求的结构升级(报价603883,咨询),释放13亿人的巨大消费市场;同时,可以增加以R&D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更重要的是,在服务业市场的开放中,消费结构升级的潜力可以得到极大的释放,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第三是结构改革。其中,有三个问题特别重要,即财税问题、金融问题和教育结构问题。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在财税体制中积累的。例如,企业税收仍然相对较高,民间金融发展相对滞后,金融市场监管不到位,教育结构不适应转型升级的要求。从解决经济转型中的结构性矛盾入手,加强结构性改革是“翻越山脊”的关键。
第四是以分权为重点的政府改革。近一两年来,权力下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要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必须打一场硬仗。例如,搞清楚什么是“最后一英里”,即企业是否可以独立注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度是否可以废除,产业政策是否可以用来干预企业而不干预或少干预。这涉及到一系列与体制改革相关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行政分权。从这次股市冲击中,反映出政府监管转型严重滞后的问题。以金融业为例,混业发展已成为现实和趋势,但目前“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制并不适合这种情况。
分权不仅涉及政府职能的深刻调整,还涉及行政权力结构的改革。只有简政放权,才能在深度和广度上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
顺应三大趋势
每日新闻:要通过2020年的障碍,你认为当前形势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迟福林:有三个好处。一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趋势,包括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趋势、消费结构升级的总体趋势和规模城市化向人口城市化的总体趋势。“十三五”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关头。我们能否把握住这一大趋势,就能决定我们能否成功转型和改革,决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二是基于互联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大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能否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相结合,实现中国制造业、消费结构和城市化的转型升级,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新一轮科技革命为中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在这方面具有优势。现在的问题是,它能否在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而不仅仅是笼统地喊口号。
三是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新一轮对外开放。发展服务贸易符合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成功地利用了世界制造业市场的开放,现在有必要抓住服务市场的开放。一方面,中国巨大的服务市场是服务贸易开放的最大资本;另一方面,中国应该加快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投资贸易谈判和自由贸易区谈判。欧美发达国家在开放中国服务市场的同时,也应该开放一些服务技术贸易壁垒。加快服务贸易开放是提高我国整体服务经济水平的重要条件。
这三大趋势是“十三五”期间中国转型发展的最有利条件。当然,也有许多挑战和风险。最大的挑战,首先是经济结构调整必须适应这些大趋势,努力解决结构性问题。其次,重要的体制改革需要解决,而我国的许多制度与这些大趋势不相适应。例如,服务部门的市场开放涉及许多体制问题;例如,教育和医疗保健都涉及体制和政策障碍。社会资本能否成为开放教育和医疗市场的主要力量之一,取决于制度和政策的调整。目前,这方面的政策和体制障碍相当突出。例如,同样的教育,私人资本在土地政策或市场准入方面的障碍是显而易见的。第三个挑战是,在推进“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我们能否利用这一趋势,扩大自由贸易区网络,提高服务贸易比重,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说,“十三五”规划要顺应大势,抓住大势下的机遇,推动中国经济转型改革。
“十三五”农民工应该成为历史
日报: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然而,根据《中国商报》各地记者的调查和采访,总体城市化进程仍不尽如人意,如农民工和留守儿童问题。你如何评价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迟福林: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很快,达到了54%左右,但人口城市化还不到40%。2011年,世界人口平均城镇化水平为52%,中国城镇化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十个百分点以上,这是差距。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过去,每个人都热衷于规模城市化和投资。现在,一些地方对推进人口城市化没有热情,因为他们没有充分看到人口城市化带来的巨大潜力。人口城市化将促进经济消费结构的升级,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农民工的消费不到城市居民的三分之一,成为城市居民后至少会翻一番。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力。我们不能只看到投资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而很少关注公共资源的配置、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和政策体系的调整。因此,建议在十三五规划中,首先,到2020年,农民工应该成为历史,全面小康。“农民工”是制度上的歧视,是制度不公平的具体体现。二是2020年转型升级,释放13亿人的巨大服务市场需求。如果农民工问题得不到解决,城乡一体化没有重大问题,那么这个巨大市场的潜在需求释放是有限的。
因此,在这个障碍中,我们必须首先判断我们是否应该到位并适应总的发展趋势;第二,应该有一个后向指标。到2020年,有必要改革户籍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目标是使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现在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制度是联系在一起的。从表面上看,户籍制度背后的最大障碍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一些城市说他们的财力不足,负担不起。他们只看到了负担,却没有看到农民工进城带来的巨大发展红利。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公共资源的配置来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中小城镇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但中小城镇的重要问题是公共资源配置不足。大城市的公共资源配置,如教育、医疗和文化,是中小城市的几倍。加大对中小城镇公共资源的投入,使公共资源基本适应人们的服务需求,成为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重要载体,潜力巨大。
最后,在此过程中,应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中小城镇发展,形成合理布局。例如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一体化、珠江三角洲一体化,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每日新闻:从这个角度来看,“十三五”期间任务艰巨,机遇多,挑战大。
迟福林:是的。“十三五”规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这就需要一个历史性的战略判断:如何适应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做什么,改变什么?钥匙在哪里?
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确实与过去不同,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如果这一历史转折点做得好,我们将采取主动,中国将有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前景;如果你在这个转折点没有做好,如果你没有走好这一步,你可能会被动,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风险和矛盾。因此,我们应该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十三五规划,做出战略判断。因此,我们对“十三五”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有了更自觉的行动。
标题:爬坡过坎 四大改革须突破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6446.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