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甘做教育的“播种者”
本篇文章1030字,读完约3分钟
一个二十出头的农村青年,梦想着为革命老区培养十万人才;一所普通的私立职业学校可以吸引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和学者来到演讲厅;经过20年的艰苦努力,贫困地区成千上万的儿童,无论老幼,都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的“中国旅行的精彩故事”,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所私立学校的创始人柏杨。
88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禾庆元清华大学教授黄克智正在与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的师生进行座谈。这种教学已经不间断地进行了20多年,因为黄克之和这所私立学校的创始人柏杨早就有了不解之缘。
二十六年前,柏杨来到北京学习和创业。他做过家教,举办过外语培训班,翻译过书籍,赚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来自江西宜春农村的柏杨对自己没有受过正规大学教育感到遗憾,更担心旧区落后的教育状况。他开始想他能为贫困和老区的孩子们做些什么。
从那以后,柏杨赚的大部分钱都被捐赠了,除了给家乡的父母补贴家用。1992年,多次捐赠助教的柏杨应邀加入北京志愿者讲师团,赴山东沂蒙山区、内蒙古巴彦淖尔、陕西延安等地讲学研究。通过教育改变贫困地区孩子的命运成了他最大的愿望。
柏杨还记得首都中学和旧区中学之间的“牵手”。
在柏杨的催促下,每个人都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已经完成了。来自龙岩、吕梁、黄冈、百色等革命老区的60名儿童登上开往北京的火车,前往北京的15所学校就读高中。
每所高中免收学费,柏杨承担生活费用,60个孩子60英镑,这在三年内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在过去的20年里,柏杨翻译手稿,开餐馆,经营企业,几乎所有的收入都花在了办学和帮助学生上。
现在,他资助的学生已经遍布中国近20个老城区,他开办的职业教育学校已经培训了近1万人。根据普通高校的软硬件建设和人员编制的平均成本,他的学校为国家节省了数亿元。
在过去的20年里,一些帮助柏杨实现梦想的人去世了。柏杨的朋友季羡林先生曾说:“我的小朋友柏杨是个播种者。我全身心地默默祈祷,希望我们的国家将有更多这样的播种者。”
在过去的20年里,一些因为柏杨改变了自己命运的孩子学到了一些东西。他们计划建立一个基金会来帮助柏杨尽快实现他的“十万工程”。
能够帮助一个人已经是一件有价值的好事,更不用说用行动改变许多贫困孩子的命运了!十多年前,柏杨迈出了第一步,开始创业是为了能够帮助他人,赚钱是为了让爱情不会停止流动。到目前为止,这个公民个人发起的教育项目已经聚集了无数人的能量,公共福利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我们社会的文明和进步需要这样的志愿者精神和宝贵的公民参与意识。
标题:杨波:甘做教育的“播种者”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6372.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