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时尚周刊专注时尚奢侈品资讯报道,潮流服装、护肤彩妆、品牌动态,报道女人健康时尚生活,打造第一时尚生活娱乐门户,报道内容包括时尚业界人事变动,拥有时尚业界最全的时尚人物库!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一进理发店、健身房就被忽悠办卡?工商部门出手

一进理发店、健身房就被忽悠办卡?工商部门出手

来源:大中时尚周刊作者:杜学君更新时间:2020-08-29 10:56:03阅读:

本篇文章2297字,读完约6分钟

理发师剪头发时,如果他不能控制自己身体的力量,他至少会有半个月是丑陋的。第二,我害怕店员的三寸不烂之舌,我一直在卖卡,直到达到目标我才会放弃。

不仅是美发行业,而且《国家商报》记者也注意到,预付卡消费几乎已经成为餐饮、美发、健身等行业的标准。

似乎在营业员口中预付卡消费“双赢”的背后,也有很多问题,如“老板跑了”和卡完成后“商店关门”。

面对这些问题,昨天(12日),工商部门采取了行动!

今年上半年,有14,800起关于预付卡消费的投诉

要求申请预付卡是许多进入理发店、健身房和其他地方的顾客遇到的问题。

7月12日,住在北京朝阳区安徽北里的马小姐告诉《国家商报》记者,上周六,她刚刚在住宅区的理发店里立了一张价值1998元的预付卡。

“一开始我不想收这么多钱,但如果我不做卡,按原价做头发就太贵了。”马小姐说她做过柔软和染色,价格分别是398元和700元,总价是1000元。

“理发店里的充值会员卡可以打折,这比原价划算多了。本来我想申请一张998元的会员卡,所以卡上的余额其实不多。但是商店规定第一次消费不能超过卡里钱的60%,所以我只能申请1998元的卡。”马小姐无奈地说。

马小姐说,打折后,她花了600多元,比原价划算多了。凯里的钱只有在理发和染发后才能使用。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理发店的关闭时,马小姐说:“店里说他们是连锁店,在北京有50多家分店。”

然后,马小姐自己低声说:“这样可以吗?”她问记者。

从全国各地的媒体报道来看,预付费消费问题层出不穷。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6月中旬,吴先生发现敦口的飞天舞蹈工作室已经转租给他人,但吴先生花了2985元为孩子们买了一张预付卡,还剩57节课。他的新主人不愿意接受老顾客,也没有办法退款,所以他向工商部门投诉。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包括知名企业。例如,2015年,上海一家著名的连锁餐厅“代金山”(daikanyama)也举办了一场跑步活动。五家店铺突然停业,运营商完全失去联系,许多购买"代金山"预付卡的用户遭受损失。

根据全国12315起投诉和举报,相关统计显示:

2016年上半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受理了14,800起关于预付卡消费的投诉,主要是在健身和美容美发等服务行业。

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服务业相对发达的省市已成为预付卡消费投诉的重点地区。

不可信赖的企业将是“一个地方是非法的,在任何地方都是有限的”

3月10日,上海一家婴儿游泳池的主人和工作人员失去了联系,200多名消费者无法退还总额超过40万元的预付卡。

这也让一些想花钱的人在预付卡上观望。住在北京马家铺的张(音译)女士刚刚在她的社区前开了一家新健身房。近两周以来,张女士一直在犹豫是否要申请信用卡。“现在开放几天,卖一批卡,还有太多的健身房要关闭。”张女士说。

一进理发店、健身房就被忽悠办卡?工商部门出手

张女士告诉《国家商报》记者:

健身房正在装修,两年的广告是2099元,在北京已经很便宜了。

正是因为便宜,张女士有些心动,但她也说,“太便宜了,怕关门,怕老板是骗子。”

张女士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量预付卡销售处于“三不”状态,即没有备案、没有管理、没有监督。

其中,在备案方面,根据商务部2012年制定的《一次性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预付卡发卡销售企业应在开展预付卡消费业务之日起30天内向同级商务部门申请备案,并保存购买者的注册信息5年以上。

然而,这一《办法》的执行情况不如预期。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执行情况的报告,只有一半的预付卡销售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或商务部的备案,大量发卡行为没有得到规范。上海有近10万家发行机构,但只有351家企业向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备案。

一进理发店、健身房就被忽悠办卡?工商部门出手

记者了解到,这不是基于注册,更不用说存管。此外,许多美容院、健身房、餐馆等。规模小,仍达不到存款标准。

7月12日,SAIC网站信息显示,随着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的不断完善,当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依托公示制度加强信用监管,及时将因预付费消费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企业信息录入公示系统,并向社会公示,提醒消费者注意。

一进理发店、健身房就被忽悠办卡?工商部门出手

值得注意的是,还将积极推进跨部门信息共享和失信联合处罚,对不值得信任的企业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信用约束和处罚,使其“一地违法,处处受限”。

此外,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并颁布了《合同违约监督处理办法》、《侵犯消费者权益处罚办法》等法规,禁止经营者利用合同格式条款免除自身责任,增加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权利。明确规定以预付款方式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应与消费者就责任和义务达成一致。

一进理发店、健身房就被忽悠办卡?工商部门出手

专家建议:加强市场消费行为监管

四川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国强说:

首先,你不应该太贪婪和便宜。你越有利,你就应该越警惕,你不能听商人的宣传;

注意查看商户信息,了解其市场信誉和经营状况,最好了解其负责人的个人信息;

注意保存相关资料,包括书面协议、付款凭证、商户承诺的证据等。

刘国强认为,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不需要这么多预付卡,你可能很快会发现,我们预先设想的许多费用在处理完卡后就不那么需要了。例如,拿到健身卡后,如果你不能一年去两次健身房,那里会有很多人。

中国人民大学崇阳金融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张经伟认为:

应通过立法加强对市场消费行为的监管。特别是,新《消费者法》和《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已经从书面规定转变为执法常态。

在相关执法监督的日常监管中,应特别关注预付卡消费,或将预付卡行为纳入信息管理系统,并对整个过程的风险进行监控。

提高对欺诈预付卡的处罚和增加市场参与者的非法成本也很重要。

标题:一进理发店、健身房就被忽悠办卡?工商部门出手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4253.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