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化企业与资本市场进入“蜜月期”
本篇文章1368字,读完约3分钟
2016年上半年,以Polaiya和Marumi为代表的日化公司选择在主板上市,以获得更多融资;与此同时,包括北电和迈斯金在内的相对较小的企业纷纷登陆新三板。总的来说,在今年与资本的“联姻”中,日化行业正进入一个“蜜月期”。
分析师表示,中国日化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龙头企业在市场规模、生产研发、营销渠道等方面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在积极寻求资本的同时,它们也在吸引资本的涌入。
积极拥抱资本市场
化妆品金融在线最近的统计显示,一些具有相应市场知名度的大型企业正在寻求a股上市。
5月27日,中国证监会网站宣布,宝莱雅化妆品有限公司正式提交首次公开发行招股说明书。6月20日,广东陈明保健品有限公司也宣布进入资本市场。
中投卓志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朱越在接受《国家商报》采访时表示,一些规模大、知名度高的企业上市后,可以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进一步的渠道拓展、产品研发和营销宣传,扩大知名度,推出更符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化产品,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国家商报》记者也注意到,许多相对较小的区域性日化企业以较低的门槛进入了新三板。今年1月至6月,上海乐宝、北威等企业上市申请获批,惠州市明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新三板上市。
在这些寻求进入新三板的企业中,有些不够聪明。朱越表示,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选择登陆新三板,主要是出于资金考虑和规范管理,如获得中介机构的隐性商誉担保,这在很大程度上更容易吸引投资者,完成股权融资。
罗钟资本的创始合伙人高剑锋告诉记者,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市场相对分散、与消费者和互联网联系密切的企业。“这类企业仍处于中小规模。它是近年来成长起来的。它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灵活的机制。这些企业没有太多的制度束缚,它们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往往更紧密。”高剑锋认为。
行业整合并购速度加快
在“资本”市场上,除了通过最直接的上市方式对接资本外,许多本土企业也在积极寻求并购。据行业媒体《化妆品日报》统计,今年上半年有19家本土企业“卷入”了这场并购浪潮,其中青岛王瑾(002094,sz)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7月5日,青岛王瑾先后发布了两个外商投资公告,称将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对武汉财轩贸易有限公司、临沂恒兴商贸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的控股并购。事实上,在过去的六个月里,它已经完成了许多并购,并购金额已经达到了几亿元。
在高剑锋看来,无论是在新三板上市、ipo还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都与资本运营有一定的关系。从更多并购的现状来看,这与行业整合有很大关系。“在过去,许多日常上市公司,原来的业务增长不是特别强劲,有必要收购的品牌,上述是非常成熟的,并与互联网联系密切。”
在资本运营的背后,日化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依然乐观。上海家化综合了欧睿、中益康和尼尔森等第三方研究公司的预测和统计数据后表示,2015年至2019年,中国日化行业的复合平均增长率预计约为10.8%,2019年的市场规模为4906亿元。
“在中国人民卫生习惯改善、日化产品普及以及日化产品需求稳定的推动下,预计未来五年日化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未来五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8%。”11日下午,一位商界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日化企业寻求增长的步伐和资本市场对日化行业的持续关注,预计行业并购将继续流行,并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标题:日化企业与资本市场进入“蜜月期”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4246.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