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华商“闯关”20年:奥运来了 钱在哪里?
本篇文章3620字,读完约9分钟
1997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十五的第二天,上官剑锋清楚地记得这一天。
那天,他离开了家乡浙江青田,从北京飞往2万公里外的巴西里约。此后,像里约的2万多名中国商人一样,他开始从中国进口百货商店,并将其出售给巴西消费者。凭着勤奋和勇气,上官剑锋已经在这里扎根近20年了。
2016年奥运会如期举行。随着中国代表团的到来,当地的中国商人忙得不可开交:接送飞机,为运动员助威进入体育场,为中国之家招募志愿者。即使一位60岁的中国老人花了7年时间从徐州骑行到里约,里约中国友好协会也为他提供住宿和比赛门票。
中国商人在里约的忙碌并没有让他们从巴西奥运会带来的旅游收益中获得红利。
据巴西央行预测,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团和游客将带来约2亿美元的旅游收入。然而,对于大多数主要经营日用品的中国商人来说,利润很少,因为只有当地的餐馆和酒店是最大的受益者。在里约最著名的科帕卡巴尼斯海滩周围,外国游客挤满了餐馆、酒吧和酒店。
然而,奥运会短暂的喧嚣掩盖不了巴西经济停滞和汇率大幅贬值的困境。当奥运会迷人的外衣褪去时,是时候真正考验这个国家的经济了。上官剑锋预测,“低谷尚未到来,未来将继续走向低潮。”
像上官剑锋这样从事进出口贸易和批发零售的力拓中国商人,现在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如何继续写未来的商业故事不仅取决于巴西经济何时复苏,还取决于他们自己的主动性。
位于里约市中心的萨拉区是最大的日用品批发和零售市场。这里有许多商店和成千上万的产品,但几乎所有的产品都是中国制造的,消费者集中在当地人。
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日,中国商品质优价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购物者。表面上,商店里的店员都是巴西本地人;事实上,中国人才是这里最大的老板。
上官剑锋的店在这里已经开了十多年,主要经营绢花和旅游纪念品。他说他自己的绢花在里约有超过60%的市场份额,其货源主要来自义乌和温州。
根据里约总领事馆的数据,里约有2万多名华侨,其中大部分来自青田、温州和广东。浙江人的生意主要集中在两个部分:进出口贸易和批发零售商店,主要经营当地的日用百货。广东人大多经营分散的饺子店,这是根据当地口味专门制作的巴西特色食品商店。
对我们中国企业来说,本届奥运会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有所改善或减少。
最容易从奥运商机中获益的餐饮和酒店业,恰好是中国商业的空。"和往常一样,本届奥运会对我们中国的业务没有任何改善或减少."在这里拥有三家店铺的中国商人周莎莎告诉腾讯财经。她的商店专营电子配件、汽车配件、百货商店和其他商品。
虽然国旗、小号和帽子等奥运商品的销量在奥运会期间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释放,但2014年世界杯的惨痛教训让中国商人步履蹒跚。当时,包括周莎莎在内的许多中国商人囤积了大量与世界杯相关的商品,但巴西的不良记录和当时的经济疲劳直接导致了商品销售缓慢。
“我原本以为巴西球迷会对他们家门口的世界杯更加狂热。这个队至少可以进入决赛,但最终还是输了。现在库里还在提货,很多钱还没有收回来。”萨沙激动地说。
同时,为了减轻公共交通的负荷,里约市政府宣布8月5日、18日和22日为节假日。在巴西,假期意味着商店将关闭,人流的减少也影响了市场业务。
“冲破壁垒”是里约几乎每个中国商人的共同记忆。
根据里约国家档案馆的资料,1808年,一艘来自澳门的帆船与来自中国湖北的茶农一起抵达里约,成为第一批来到巴西的中国移民。如今,有超过25万中国人生活在巴西,其中80%在圣保罗,还有超过2万中国人生活在里约。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去巴西的浪潮中,浙江人首当其冲。他们白手起家的第一桶金大部分来自于在街上出售中国百货商店。
毗邻巴西和巴拉圭的埃斯特城已经成为中国商人的门户。由于东方市政府不对货物征收所得税、销售税和关税,它被称为世界第三大“税收天堂”。此外,当地价格比巴西便宜,所以许多巴西人和游客经常穿越边境去东方市购物。
然而,巴西海关只允许游客在手上和肩膀上携带价值约200美元的货物,超出部分将被没收。早年移民的中国商人巧妙地利用双方的差异,开始了一项走私货物的生意,通常被称为“突破海关”。
一旦成功,就意味着巨大的利润,而且金额一度超过5000到20000美元。然而,从东方市到圣保罗或里约的货运道路充满了危险。海关、警察甚至与警察勾结的歹徒突然成了这个灰色行业的终结者,没收货物和罚款经常发生。
安全抵达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的百货公司是通过沿街挨家挨户出售包来销售的。手表、玩具、日用品和其他商品受到当地人的欢迎。直到现在,在里约热内卢的地铁和公交车上,当地的小贩仍然在卖口香糖、零食、耳机,甚至是削胡萝卜的刀。
“在那个时候,生活是被迫的,没有选择,但包真正锻炼了人们。”陈皮利告诉腾讯财经。20世纪90年代初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陈碧丽跟随姐姐来到了里约,由于语言不通,她不得不与当地的中国商人一起工作。当时还年轻的周莎莎白天背着书包,晚上去里约夜校学习葡萄牙语。
收获第一罐黄金的中国商人来到了普莱诺房地产公司。1993年底,为了应对超级通货膨胀,时任巴西财政部长的卡多佐制定了著名的“雷亚尔计划”,推动了新货币雷亚尔的诞生,以稳定与美元的汇率,并通过大幅削减政府预算和建立“社会应急基金”消除了通货膨胀的根源。
进口关税大幅下降,寻求正规化的中国商人嗅到了做进出口贸易的商机。与此同时,中国制造的消费品不断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
陈丕立是一个中国商人,他做得更早。“在广交会寻找国内铸造厂,帮我生产电池、计算器、电话等电子产品。在将它们进口到巴西后,我会用我注册的‘天河城’品牌出售它们。”陈丕立说,虽然他尽了最大努力走品牌路线,但他自己的产品在当时是以价格取胜的。
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1999年,巴西股市和外汇市场动荡,雷亚尔大幅贬值,大量小进口商倒闭,陈丕立暂时转而开设加油站。
然而,中国商人尹此时逆风而行,增加了进口。由尹创立的尹氏集团电器等自主品牌在巴西享有盛誉,并迅速在当地市场洗牌中占据最大份额。
在这次危机中幸存下来后,包括上官剑锋和周沙莎在内的中国商人开始投资对外贸易。
“不可能将一个容器安装在一个品种中,而将几十个产品放在一起。在市场上受欢迎的东西将被进口,然后是热点,但这也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市场趋势可能很快就会过去。”上官剑锋说道。
高风险带来高回报。例如,前两年流行的自拍杆从义乌进口只需10多元,在里约的批发价超过45雷亚尔(约90元),零售价又翻了一番。
几乎所有在里约生活了100多年的中国商人都延续了“国际贸易-批发-零售”的商业道路。然而,目前,由于商品持续低迷和政治动荡,南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巴西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深陷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到去年年底,雷亚尔对美元贬值了46%,1美元只能兑换4.0538雷亚尔。
据当地华商称,进出口贸易利润约为20%-30%。美元的飙升无疑侵蚀了中国商人的利润。自去年以来,许多中国外贸公司已经关闭或倒闭。与此同时,高通胀率和不断上升的失业率也导致当地人民的购买力持续下降。
上官剑锋说,里约普通工人的月薪只有1000雷亚尔(约合2000元人民币)。扣除房租和伙食费等日常开支后,所剩无几。
在这种困境下,中国商人的转型又如何呢?
海外资产配置已经成为实力较强的华商转型路径之一。殷回国投资实业,在上海、宁波、绍兴设厂,从事航运、房地产和贸易。另一位来自里约的富商孙华凯在温州投资了一个占地22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
对于大多数中国商人来说,增加网上购物业务的比例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上官剑锋表示,巴西现在正在模仿阿里巴巴。"网上购物业务刚刚起步,未来潜力巨大."目前,上官剑峰店的网上批发量已经达到40%左右。
现在巴西的汇率市场波动很大,因此金融产品可以用来进行对冲操作,并且可以购买期货美元来规避汇率风险。如果美元贬值,你不会赚那么多,但至少风险是可控的。毕竟,进出口贸易牟取暴利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与此同时,只从中国进口的中国商人希望向中国出口当地产品,如巴西肉和瓜纳,一种受外国人青睐的蔬菜饮料。
陈丕立选择了一条很少人走的路。加油站业务停滞后,他逐渐跳出了外贸业务的圈子,2006年获得了里约联邦大学(Rio Federal University)的金融管理工商管理硕士(mba),随后获得了高含金量的股票经纪人执照。根据巴西证券监管当局提供的名单,包括个人和机构,陈皮利是唯一的中国商人。去年年底,他成立了一家名为top investimentos的特许经营机构,为巴西的一家投资公司提供服务,主要经营股票和期货等金融产品。
陈丕立转向金融业的原因也源于1999年的金融危机。“现在巴西的汇率市场波动很大,所以金融产品可以用于对冲操作,而期货美元可以用来规避汇率风险。如果美元贬值,它不会赚那么多钱,但至少风险是可控的。毕竟,进出口贸易牟取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标题:里约华商“闯关”20年:奥运来了 钱在哪里?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4862.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