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基层的“博士讲师”
本篇文章2570字,读完约6分钟
谈论医疗技术,它是无止境的;提起你自己,害羞地微笑。他的左心耳闭塞、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和房颤射频消融术在中国名列前茅。他热衷于慈善和公益活动,去青海、贵州、云南、西藏、新疆等偏远地区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贫困儿童开展救助活动。走向基层的“博士讲师”——郑州心血管病医院(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袁益强。
让病人愿意把他的心交给你
1997年,袁依强来到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成为一名普通医生。
为了学习“陶冶心灵”的技巧,他在手术室“浸泡”,在门诊部“钉钉子”,在病房“成长”。当他还是住院医生时,他是一名“住在医院里的医生”。即使你有一点空的闲暇时间,你也会陷入书堆中。在过去的22年里,袁依强通过手术修复了10000多颗心脏。
有一次,医院接收了一名心肌梗塞超过24小时的病人。通常,心肌梗塞的急救时间不超过12小时。在入院时,患者已经经历过心源性猝死。确诊后,袁依强立即决定进行手术。“穿刺,导管,导丝进入梗阻,支架打开...血管通过!病人的血压开始慢慢上升!”消息传出,病人家属悬着的心被放下了,眼泪涌了出来。
“做医生应该敢于为病人冒险。在生命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手术的指征,而风险应该先放在一边。”艺术家是大胆的,但真正支撑袁一强心灵的是一个医者的使命和责任。
来自周口的26岁农民小王(音译)经常患有严重的心脏震颤和呼吸困难。他去过几家大医院,但由于不明原因,他无法得到治疗。2006年,在找到袁依强后,小王被诊断为心脏窦瘤破裂。当时,此类病例一般采用手术治疗,而在中国只有4例采用微创介入治疗。开胸手术既昂贵又危险。在介入治疗的情况下,没有特殊的封堵器。面对这一困境,袁一强选择了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挑战这一治疗难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手术,袁义强成功地治疗了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患者,不仅预后良好,而且节省了患者的费用。这项技术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在河南尚属首例。
“修心”的高超技艺来自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一年有1000次手术,主要手术每周两次,每次需要12到16个小时。"袁院长经常从一个手术室下来,然后是另一个手术室,三个手术室轮流值班."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黄琼说。
在医院的每个角落,他都被留下来看病人的清单。只要病人来探视,院长办公室就会立即变成一个诊室。采访期间,袁一强的电话不时响起。他说:“我80%的电话都是病人打来的。”
多年来,袁依强获得了“左房闭塞”全球教学资格,填补了9项省级技术空白和14项市级技术空白;发表论文60多篇,sci论文7篇,专著3部;曾获9项省市科技进步奖。曾被授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先进工作者边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边肖、中国优秀博士、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给贫穷的孩子以爱
碰巧,袁一强在报纸上读到了一篇关于“紫脸男孩”的报道。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4岁男孩魏广生身材矮小,不能跑也不能跳,总是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没有学校愿意接受它。一点也不富裕的家庭在医疗方面负债累累。
看到孩子们渴望上学的眼神,袁依强决定帮助他们。经过他的努力,魏家两次手术后一分钱也没花。手术后,孩子康复了,可以跑、跳、打篮球,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
自2011年以来,袁义强一直要求医院的关爱医生特别办公室为贫困患者提供帮助,并联系省内、国内外的慈善机构或组织,争取更多关爱资金,帮助急需帮助的贫困儿童。
“我们将利用专业的诊断和治疗、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对高原儿童进行仔细的诊断和筛查。符合条件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将从郑州免费接受手术治疗。”8月初,袁义强在“天使之旅”期间第二次来到西藏,参加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筛查和抢救活动。在筛查过程中,他忍受着极度的不适,在吸入氧气的同时,他检查了孩子们。
在为期5天的筛查活动中,袁义强带领医疗队对日喀则市桑竹子区、拉子县和江孜县的儿童进行了筛查,确诊43名儿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最近,共有39名符合手术指征的儿童来到郑州接受免费手术治疗。
在他的努力下,医院连续五年七次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作,并赴青海、贵州、云南、西藏、新疆等偏远地区开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筛查和抢救活动。现在,240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贫困儿童接受了免费手术。
袁一强一直坚持公立医院不仅要有高超的医疗技术,还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近年来,在他和他的同事们的努力下,医院已经抢救了3000多人,总金额超过2780万元。连续11年,他和他的诊疗团队坚持每周去基层医院的免费诊所就诊,共有600多个免费诊所,惠及26万多人。
挽救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命
“凭我自己的力量,我只能治疗有限数量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整个医院的帮助下,我们在方圆只能治疗几十名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我想教更多的人,用他们的双手去拯救更多的心血管病人。”如何拯救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命?这是袁一强一直在思考的一个命题,也是他的另一个“烦恼”。
这可能是教育更多基层医生的最有益方式。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在袁益强的带动下,以其强大的心血管专业水平、培训技能和医院管理能力,建立了心血管专科联盟。该联盟加入了美国顶级心血管医疗团队作为技术支持单位,横向加入了该地区各医疗机构作为业务合作单位,并加入了该省的县(区)医院作为对口支持单位。
目前,医院有91个联盟单位,一些简单的心脑血管疾病已经在基层医院得到普及;联盟单位基层医院在一些疑难心血管疾病的初诊和治疗方式上更加科学、规范,为疑难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诊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开辟了标准化的绿色生命通道。这些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分级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登封人民医院是第一批得到心血管专家联盟精确援助的医院。
在过去的十年里,由袁义强领导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专家团队为登封市人民医院提供了持续的帮助。2012年,登封人民医院成为河南省第一批县级干预试点医院;2013年,成为河南省首家能够独立开展急诊介入手术的县级医院;2014年,成为“全国心血管疾病质量检测基地”;2017年,它成为河南省县医院第一个通过标准版认证的胸痛中心。“从‘输血’到‘造血’,他唯一考虑的是提高基层心血管诊疗水平,造福基层。”登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国电动情地说。(丁燕)
编辑:张静文
标题:行走基层的“博士讲师”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2621.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泰州博物馆迎新春演奏会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