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美军U2闯进禁航区!中国击落过5架,为何还敢来
本篇文章3921字,读完约10分钟
以下文案来源于军武次位方面,作者杨树
军次位面
我们探索充满好奇心的世界,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和知识,重点是成为中国军事文化的推动者。
文杨树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共平台《军武次位面》( id: junwu233 )。 原文第一年8月26日,原标题为“美军u2入侵禁止区域! 中国已经被击落了五架,为什么还来? 》不代表智囊团的看法。
8月22日12时至26日12时,北部战区在黄海青岛至连云港东海域组织实弹演习,相关海域被指定为禁止区域。 8月25日,美军u2侦察机侵入禁飞区上空,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对此表示强烈抗议。
根据迄今为止发表的通告,演习区域只是禁止船舶进入,没有禁止飞行的条文。 但是,通常的理解是,军事演习区的上空无论如何都是敏感的区域,其他国家的军用飞机无论如何都必须绕一周,容易引起意想不到的事态,被认为是挑衅也没有问题。
但军武菌看到这个消息时,还有一个疑问。 像u2这样的旧飞机,现在还在使用吗? 还能用吗?
熟悉军史的人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击落u2最多的国家,军博u2的残骸像“家人”一样整齐地排列着。 五六十年代初期能发射导弹的u2,至今仍走到老对手头上虚晃,困惑不解。
其实,u2很旧,但不旧。 冷战初期诞生的“异形”,和b-52一样,可能要活得长一点。
u2的开发源于侦察苏联的指控。
这块土地太大了,相当于侦察星星
朝鲜战争后,美苏霸权的结构正式形成,美国在战术上形成了包围苏联的势头,但苏联国土辽阔(面积比冥王星大),其纵深真的很深,当时没有间谍卫星,试图得到苏联腹地的情报,或者是真人间谍
深入苏联腹地是危险事件,战斗民族风格,如果能去人家拍照,打,绝对不会开枪含糊。 1952年8月,苏联战斗机跑到日本北海道上空击落了美军的rb-29侦察机。 如果你不去,他能自主出击国门外,进入苏联领空吗? 那真是拼了命。
飞行员不想冒着生命危险,所以美国空军建议制造高空侦察机。 越高越好。 不是安全到打不到苏联战斗机吗?
u2样机
这个名单本来投标给贝尔、费舍尔、马丁三家企业,最后被中途被杀的洛克希德企业砍掉了胡。 1954年,艾森豪威尔总统批准了这个项目,但将主动权移交给中情局,空军只是提供了协助。
洛克希德的原型代码是cl-282,应该命名为列装后以r开头的型号。 但是,这是一个机密性很高的项目,所以为了掩盖人眼,美国空军选择了“u”这个前缀,也就是“多用途”( utility )-- U2就是这样来的。
尾喷嘴这么长
为了追求终极的高空飞行性能,u2被设计成飞机中的异形。
u2的翅膀非常长,高达31.39米,机体长19.13米。 肩膀很低,简直是巨大的滑翔机。 但是,只有这样设计,才能在保持足够升力的同时飞到2万7千米的上空。
然后,很多问题持续了下来。
扛着这样长的翅膀,u2对地面侧风极其敏感,过大的升力有时会使飞机“漂浮”在跑道上,难以着陆。
你开飞机吗? 刺激! 注意起落架
为了处理这个问题,必须在地面准备跑车,在飞机后面行驶,向飞行员报告离地面的高度,飞行员不能及时调整翼面,顺利着陆。
看。 u2只有两个车轮
和骑自行车一样
机翼太长,无法在机翼上安装起落架。 因为翅膀没有足够的强度和空间(需要多加油)。 所以u2不像通常的飞机那样是“三轮车”,只有前后两个车轮是“自行车”。
机翼的两端有钛合金滑块
着陆时侧翼前端着陆,稳定后,地勤人员安装一对辅助轮。 起飞也需要辅助轮,飞的话辅助轮会自动脱落。
起飞着陆很难,起飞更难。
因为其飞行特征类似于滑翔机,所以在2万米的巡航高度,最大速度和失速速度每小时只相差18公里。 飞行员必须谨慎地把速度保持在狭窄的范围内,一点也不能做出大的机动。 因为如果加上大的机动和长翼,翼的前端失速的一侧会加快速度,失控,解体。 这是世界上最难操纵的飞机。
台湾国民党空军驾驶u2坠落死亡的飞行员比被大陆击落的u2飞行员多。
看起来很帅,但没有人穿第二次
飞行员更痛苦。 为了适应超高空,飞行服就像宇航服。 因为必须提供足够的压力和温度。 否则,会发生血液沸腾,眼睛结冰的致命现象。 飞行服可以保命,但散热不好,很不舒服。 只要飞行时间稍长,飞行员总是出汗,飞行8小时,体重就会失去水分减少2~3公斤。
这些反人类设计产生了非常牛逼的超高空侦察效果。
u2超过普通飞机的两倍以上的高度,长期处于防空免疫状态,可以悠闲地在地球的某个地方飞行。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相机,超过了飞机本身
u2飞机搭载了长焦距航空照相机,照相机内置了宽20厘米、长2500米的底片,可以9小时以上的立场拍摄地面,只用12架就可以拍摄整个美国。
照片的清晰度很高,在18000米的上空,地面人的活动很明显。 除了照片,还有先进的巡逻设备,可以探测对方的无线新闻,检测雷达信号。
1956年5月初,第一架u2侦察机4架空运到英国,开始服役。 美国nasa的“气象研究机”宣布隶属于第一临时气象侦察大队。
1956年7月4日,2架u2飞机从德国中部的西伯德起飞,花了8小时45分钟飞越波兰,侦察明斯克和列宁格勒。 第二天侦察莫斯科,发现了重型轰炸机制造商、火箭发动机制造商和导弹工厂,收获丰富。
苏联和东欧各国的雷达可以发现u2,但不行飞机和高射炮都到不了,只能看着u2慌张地飞去。
一个东西退一个
但是苏联不能容忍这种情况继续下去。 很快,u2之星——sa-2导弹出现了。 这个1957年定型,1958年装备,射击高度22000米的导弹在1960年变成了1000套,u2变得不安全了。
1960年五一,苏联军队在叶卡捷琳堡附近第一次在sa-2击落u2,活捉了飞行员鲍尔斯。 由于间谍机的实际情况暴露出来,美国一时失去了面子,非常不自然。 之后,美国使用了被捕的国安间谍威廉·,费舍尔回到鲍里斯,这一幕在《间谍之桥》中再现。
我们对u2的熟悉,来自中国的u2击落的战绩越来越多。
美国提供的u2配备了导弹警报装置
冷战期间,美国与缩小到台湾的蒋介石达成协议,一方出钱,一方立人,成立“35中队”,用u2对大陆进行高空侦察。 这个中队的另一个名称是众所周知的“文芳阁中队”。
美国提供的条件很好,但光靠训练就死了很多。
由于前面提到的各种驾驶困难,所有的“文芳阁”都选择千选送到美国训练。 是啊,文芳阁中队仅训练就失去了8架u-2,死亡的飞行员有6人,超速被拆除,有人迫降失败,有驾驶u-2的危险。
从1961年到1974年,35中队搜索了220架大陆,窥视了第一次核弹实验和第二次核弹实验、大陆各省工业、军事、交通等目标的配置和建设进展。 航迹到达西北和东北,有时被空投到位于新疆马兰的21个基地,有时还飞越朝鲜半岛。
陈怀生驾驶u2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附近的上空拍摄的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解放军导弹阵地
被击落的第一个u-2飞行员是陈怀生,原来叫陈怀。 蒋介石接见时写了“怀生”的横幅,所以改名为陈怀生。
u2不能大幅度移动。 警告不起作用的话,只能挨打。
但是增加了单词,带来了坏运气——1962年9月9日上午,陈怀生第四次出动,侦察了南昌。 8点32分,埋伏在塘空机场的解放军地空导弹二营发射的3枚sa-2导弹飞上空中,陈怀生跳伞成功,但心脏击中弹片,经医院救治无效。
这是u2在中国大陆第一次打雷,没人认为这只是解放军创造历史记录的开始。
在接下来的5年里,解放军防空部队用导弹陆续击落了4架u2,其中飞行员李南屏( 1964年7月7日,福建漳州)和黄荣北( 1967年9月9日,浙江嘉兴)死亡,叶常棣(江西上饶)和张立义( 1965年1月10日,内莫)
五架被击落,u2拍了很多东西
但是,计算起来,事故中死亡的“文芳阁”比导弹中死亡的多,损失的u2也超过了战损。 所以,“击落”u2最多的可能是国民党空军……
对美国自己来说u2的损失率也不小。 u2总共生产了86架,第一年失去了9架,21世纪失去了40架,其中只有7架被击落(苏联1、古巴1、中国5 )。 。
但是,这种对飞行员不友好的高难度飞机,为什么在美国现在还在使用呢?
一是像b-52一样节约价格。 性能更好的sr-71“黑鸟”早就退休了。 其理由之一是价格太高,美军向高空侦察提出申诉,保存了比较便宜的u2。
现在u2的外形大不相同,这是不断改造、更现代化的结果
二是高空侦察还很有用。 卫星和无人机已经承担了大部分侦察功能,但卫星必须越过山顶,无人机不能飞得那么高,也不能深入其他国家的领空。 u2的高度位于无人机和卫星之间,具有出动的灵活性,不断现代化改造,具备在其他国家的领空和防卫区外远程“斜视”的能力,稳定性和可靠性超过了“全球鹰”,空白时间也不短,可以看作是“粘贴卫星”
乌山基地在这里,离演习海域不远
这次来窥探我军演习的u2,来自部署在韩国乌山基地的美军第5侦察机队,也被称为“文芳阁中队”。 在离韩国这么近的地方看起来这么古老,其实配置了内部现代化的高空侦察机,与电子侦察机相结合,表明美国重视亚太地区和中国。
但是,我们不用太注意u2,几十年前就可以打了。 现在当然可以打更多。 客观地说,u2没有侵犯中国的领空,属于打边球。 这次没有开枪。 请先考虑大局。 否则,早就以合理的势头碎成碎片了。
大家对我军的实弹演习感到愤慨,美国侦察机入侵了,但我们没能击落这件事。 大家要心平气和。 美苏冷战时期,两国军事演习时,经常派飞机去演习区侦察和骚扰。
曾经苏联轰炸机直接飞过美国航空母舰甲板,让美军大吃一惊。
题目:“美军u2进入禁飞区! 中国击落过五架,为什么还要来”
阅读原文。
标题:要闻:美军U2闯进禁航区!中国击落过5架,为何还敢来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23099.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要闻:美军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