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继江:能源互联网是中国能源革命关键点
本篇文章2847字,读完约7分钟
里夫金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由能源和互联网的结合引发的革命。未来,电力的生产、分配和利用将从传统的集中向智能化和分散化转变。数亿人将在屋顶和田地上生产绿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联网上相互交易。维持全球经济运行的能源将以接近零的边际成本生产。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被认为是中国拉动经济、促进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未来10年可能形成20万亿元的产业规模。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需要什么条件?发展能源互联网对中国有什么意义?面临什么困难?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政策研究室主任何继江。
记者:你对能源互联网的新概念有什么看法?
何继江:能源互联网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提出的新概念。在他的设计中,能源互联网将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将全球电网变成一个能源共享网络,实现了从集中式化石能源利用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转变。
里夫金还谈到了在各大洲之间共享能源的可能性:“当地球的一半处于黑暗之中时,剩余的能源可以在白天通过互联网智能地转移到另一半球。”虽然许多人认为里夫金的理论是幻想,但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计划将其付诸实践。在2015年2月出版的新书《全球能源互联网》中,他为能源互联网的概念规划了一个完整的全球蓝图。他预测,全球能源互联网将依托先进的UHV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形成强大的跨国、洲际和全球互联的智能电网,将北极地区的风电、赤道地区的太阳能发电、各大洲的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连接起来,并计划在2050年形成全球互联格局。
记者: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意义是什么?
何继江: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个伟大的计划。它不仅提出了中国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还为气候变化提供了一套全球能源解决方案,从技术角度提供了可能性。依靠全球能源互联网,风能、太阳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很容易地提供给世界各地的各种用户。到2050年,清洁能源将占总一次能源消耗的80%左右,并成为主要能源。此时,全球能源碳排放量仅为1990年的50%左右,全球气温上升可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意义不仅在于清洁能源的远程传输,还强调“全国无处不在的智能电网适应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间歇性电源,各种分布式电源的友好接入,各种用能设备的随时可用,并与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移动终端融为一体。”这将使清洁电源的发电行为和消费者的用电行为等信息得到广泛收集,为温室气体核算提供技术支持,为形成具有全球统一标准的碳减排mrv(可测量、可报告、可验证)提供潜在可能性。另一方面,分布式发电和分布式储能依靠能源互联网实现数据集成,保证了分布式减排项目数据的可收集性和真实性,大大降低了项目认证成本,使分布式减排项目组合为中国的cdm减排项目或ccer减排项目提供了技术可能性,为繁荣碳市场乃至推动全球碳市场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技术可行性。
记者: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需要什么条件?
何继江:对于全球互联网来说,其核心目标是提供清洁能源。UHV技术是国家电网近年来的一项重要技术创新成果。UHV传输技术和能源互联网技术构成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两个基本点,两者缺一不可。
如果你离开能源互联网技术,只使用UHV技术实现洲际联网,它只能被称为全球UHV电网;里夫金说,如果UHV电网传输的电力主要是由大型燃煤电厂产生的,而不是像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这样的清洁能源,这与能源互联网没有任何关系。真正的能源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可再生能源成为主导能源。将全球区域能源互联网与UHV连接起来,实现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共享,将真正形成全球能源互联网。
记者:目前,从技术角度来看,能源互联网还面临哪些瓶颈?
何继江:发展能源互联网的核心目的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以电力系统为核心的大型能源网络中各种设备的信息交流,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实时平衡。目前,UHV项目已显示出洲际输电能力。然而,里夫金设想的洲际电网是运输可再生能源,而目前的UHV主要是运输煤电,辅之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了通过UHV远距离传输风力光伏发电,有必要依靠互联网技术来支持远距离和大容量的需求响应能力。此时,UHV电网不仅是电能传输的载体,也是中国未来的能源互联网平台,通过与互联网、物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的融合,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大规模分布式设备的广域协调和未来即插即用可以实现双向交互的分布式储能,提供远程大容量需求侧响应能力。大规模分布式储能设备要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中高效运行,最不可或缺的制度支持是动态电价和全球电力市场。峰谷之间足够大的价差可以吸引投资者和普通家庭积极进入电力市场。依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消费者可以根据实时电价自动调整用电行为和储能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加智能能源(报价600869,咨询)”,相当于国家能源局文件中的能源互联网。《电力改革九号文件》已经发布,将逐步实现“形成市场决定电价的机制”和“建立电力市场体系”,这将落实李克强总理的“互联网加”,推动中国能源互联网建设,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的能源革命。
记者:能源互联网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它在中国能源结构改革中处于什么位置?
何继江:我认为能源互联网是中国能源革命的关键。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世界能源发展必须进入以不碳化为核心内容的第三次能源改革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6月提出了能源革命。能源革命必须能够解决中国的能源供应、空的天然气质量和气候变化问题。
到2050年,中国的能源生产革命和能源消费革命应该基本实现。目标是建设清洁、低碳、安全、可靠的能源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化石能源在整个能源体系中的比重,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步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多元化、低碳、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实现节能、清洁能源替代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充分结合。 中国能源革命的核心是推动清洁能源替代,将目前以煤炭为主的高碳能源结构转变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低碳能源结构。
能源互联网作为接受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方案,是中国推进能源革命的战略选择。
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不是基于现有的能源生产消费模式和能源体系,而是通过能源互联网,这是一场能源技术革命,它将推动能源生产、消费、体制改革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推动中国的能源革命。
全面推进能源革命,不再是单纯增加能源供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是要通过全面革命建立新的能源流动体系,形成创新的能源应用形式,建设基础设施智能化、生产消费互动、信息流充分的能源互联网。能源革命将推动电力、石油等行业的结构调整和公用事业职能的拆分,改变现有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催生大量新的产业机遇和经济增长点。通过广泛采用新能源、新型电力电子器件、新型储能材料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能源网络和信息网络的深度融合,提高能源供应和消费环节的互动能力和灵活性,大幅提高能源资产的利用率,解决可再生能源传输和利用的瓶颈,服务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需求。
标题:何继江:能源互联网是中国能源革命关键点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7384.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