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分析:明年A股IPO数量将受政策消化程度制约
本篇文章1139字,读完约3分钟
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管理合伙人(华北)温子友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6年a股市场的首次公开发行(IPO)数量取决于目前等待上市公司的审批速度和市场消化能力。
根据毕马威(KPMG)发布的研究报告,2015年上半年,中国a股ipo市场见证了许多大型ipo项目。即使a股ipo市场暂停四个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今年筹集的资金总额也将从去年的310亿元增至1080亿元,增长两倍,IPO数量将从去年的43个增至89个。有了这一成就,上海证券交易所将成为世界第四大首次公开发行市场。然而,上海证券交易所金融服务行业的首次公开发行(IPO)数量仅占总数的一小部分(3%),但却贡献了融资总额的42%。
温子友表示,今年a股市场的震荡将不可避免地影响a股IPO数量。从这个角度来看,申请在a股市场上市的企业,如果认为市场形势不好,可以自愿放弃或推迟上市,这将减少对市场的影响,并将信心传递给投资者。此外,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亟待改变。同时,他表示,重启a股ipo不同于以往。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启停”,而是有配套措施,而取消预付款制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政府拯救市场的效果应该逐步体现出来,投资者需要时间来恢复信心,这与其他国家政府干预的效果相似。
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咨询集团合伙人刘大昌也表示:“中国证监会在11月初宣布重启ipo,并提出了一套新股认购改革草案,重点解决巨额资金创造新基金的问题,强化中介机构的责任,加大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这些措施尚未实施,但我们相信,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推动a股市场的发展。"
至于香港市场,毕马威在其报告中预测,2016年香港将有约100宗首次公开募股,筹资逾2,500亿港元,但即将到来的加息将对股市产生一定影响。
关于内地注册制度的实施是否会对港股ipo产生影响,温子友表示,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一些中国企业选择上市地点。同时,他也相信,短期而言,这项措施不会改变内地企业,特别是金融企业,纷纷在香港上市的情况,而这些企业大多看重香港相对开放的市场,这对塑造企业的国际形象和进一步投资海外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管理合伙人(香港)李令德也表示:“内地重启ipo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上市地选择,也给香港带来了更多挑战。但香港的一个优势是,它可以面对国际投资者。同时,沪港通和即将推出的深港通将使两个市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增强两个市场的流动性。”
温家宝最后说:“2016年将是关键的一年,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将继续推进。未来五年资本市场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措施的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专业人才的积累,再加上内地和香港ipo市场的良性结合,中国资本市场必将在未来全球资本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标题:毕马威分析:明年A股IPO数量将受政策消化程度制约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7667.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