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 提高金融调控和服务有效性
本篇文章1339字,读完约3分钟
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金融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说:“金融为经济平稳运行和结构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我们必须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适度的政策紧度,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坚持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和法治化,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推进金融创新。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与改革齐头并进,这伴随着行业调整带来的“阵痛”。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朱宁认为:“经济增长下滑、地方政府债务激增、企业债务水平上升以及出口增长放缓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固有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的。与以往的经济表现相比,行业发展规划过程未能有效强调金融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李克强提出,一是保持合理充足的流动性和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加强定向调控,支持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小微企业,降低服务收费。第二,要加强对信用分类的指导,做到有支撑、有控制。支持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进一步完善贷款展期管理,对市场前景好、暂时困难的企业保持贷款,对破产重组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第三,要充分发挥发展政策金融的作用,增加中西部地区棚改、水利、铁路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安排合理的ppp融资渠道等手段,更有效地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扩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第四,充分发挥国家引导基金和政府融资担保体系的作用,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提供适合大众创业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经济动能。
“理论研究和国际经验已经充分证明,在经济发展进入中等水平之后,绝对短缺已经开始让位于相对过剩(特别是大量的逃逸序列)。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几乎所有经济体,特别是大型经济体面临的共同任务。调整结构、优化配置、提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使金融深化改革成为化解现实矛盾、实现长远战略目标的关键。”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写了一篇文章。
李克强认为,中国的货币池中有很多水,但它向实体经济的传导仍然存在许多制度和制度障碍。依靠洪水泛滥是没有用的,但要开放就要依靠改革来破解它,提高金融监管和服务的有效性。
“一是推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机构体系。放宽金融业准入,加快中小金融机构和民营银行发展,鼓励依托实体经济规范有序发展互联网金融。二是完善金融产品市场化定价机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在合理均衡水平。三是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继续积极培育开放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规范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发展,完善债券市场结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第四,推动保险业创新发展,增强保险担保、融资和理财功能,利用保险投资基金扩大有效投资,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第五,促进金融业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门槛,充分利用自贸区作为双向金融开放的试验平台,推广可复制经验。创新外汇储备使用方式,扩大“两优”贷款规模和使用范围,以多种方式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能力合作提供综合服务。”李克强说。
标题:李克强: 提高金融调控和服务有效性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7314.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