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生创投陈杰:医药新政下如何踩准投资高地?
本篇文章752字,读完约2分钟
在投资圈里,企业发展的投资阶段通常由天使投资人转向abcd轮和ipo前阶段来划分,最后以并购或上市来标志成功。然而,在流程较长、审批节点较多的医疗领域,项目的阶段划分和成功与否有其不同的行业标准。
本报记者张青从杭州报道
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正在成为医疗投资机构的项目供应库。一万多名高层次专业人士和400多家科技创新企业齐聚一堂。该公园的官方主页不时发布消息,称该项目已获得资助,而在风险投资数据库it Orange中,只有684家国内医疗保健公司上市。
盛远风险投资公司也在园区工作,专注于医疗和健康投资,在项目竞争中有很好的机会。目前,盛远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的15家企业中,有一半来自苏州生物纳米园区。这只初始规模为5.4亿元人民币的基金自成立以来的一年半时间里,投资了近60%的资金。目前,去年投资项目的回报率已超过40%。
在项目投资的背后,两者之间有着更深层次的联系。“苏州生物纳米园是我们的核心投资者,也是该基金的创始人之一。一方面,苏州生物纳米园区的许多好项目都需要有资金挖掘。另一方面,基金的竞争也很激烈,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盛远风险投资公司的创始合伙人陈杰说。
陈杰曾在台山投资、德福资本等机构负责生物医药投资,由于基金背后的平台优势,他选择共同推出盛远风险投资。
除苏州生物纳米园外,盛远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的lp还包括苏州当地的一些房地产和民营企业、一些母公司以及医药行业的个人。然而,在R&D和生产周期相对较长的医疗卫生领域,新基金的初始运营期为七年(四年投资期+三年退出期),显然需要一种更加独特和灵活的退出机制。
关注潜力较大的中前期项目
对空房项目的后续增值持乐观态度。盛远风险投资目前主要投资于中期和早期项目。但是,与互联网项目初期投资少、启动快不同,在医疗投资方面,即使是在项目的中前期,每个案例的规模也不小。目前,盛远风险投资已投资约3亿元人民币在15个项目上,其中一个项目的投资约为3000万至5000万元人民币,而一些早期天使投资项目的投资约为1000万至2000万元人民币。
在投资圈里,企业发展的投资阶段通常由天使投资人转向abcd轮和ipo前阶段来划分,最后以并购或上市来标志成功。然而,在流程较长、审批节点较多的医疗领域,项目的阶段划分和成功与否有其不同的行业标准。
21世纪:盛远风险投资在项目阶段的选择是什么?
陈杰:我们基金的一些定位是投资于一些中、早期医药项目,也有一些相对较少的上市前项目,但大部分仍处于研发阶段,药物处于第一阶段甚至临床前阶段,医疗器械也处于临床阶段。
同时,我们还投资了一些具有技术特色、规模小、收入在1亿元左右的企业,这些企业属于高速增长,用技术带动收入。现在,因为有了新三板和战略性新兴板,它们可以无收益上市,我们不判断是否上市,而是关注企业的发展周期。基本上,我们在开发的早期阶段就对企业进行投资,使其后续开发速度更快,潜力更大。
21世纪:如何划分医药领域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陈杰:医疗和制药企业,尤其是那些不像互联网的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进入壁垒要高得多。例如,药物研发过去十年花费10亿美元,但现在中国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但门槛仍然很高。在临床前研究之后,有必要获得国家对临床实践的批准,最后,制造商有必要生产它。因此,就时间和资源投入而言,整个门槛高于互联网。但它的优点是,一旦他最终真的成功了,因为门槛高,进来和你竞争的人会少,你会得到这种相对利润,回报会很好。
医疗项目的成功不是单一的方式
21世纪:在医学领域,如何定义一个项目是否成功?
陈杰:在我们这个行业,成功有很多定义。最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药品生产和管理方面出台了一些新政策和许多新措施,如临床申报和许可制度,解决了过去十年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有许多方法可以使项目成功,但不一定是公司的最终上市或药物上市就被认为是成功的。
有一个成功的转移方式。例如,如果药物被开发到第一个临床阶段,然后转移到其他公司,以后的生产和销售产生的利润可能无法享受。现在最新的政策允许R&D药品机构授权另一家企业生产,所以R&D药品团队只要获得新药证书就可以被视为成功,而不是生产批准文件。中国有很多有生产能力的企业可以选择授权。销售是一样的,所以你可以找另一家公司来负责,这将是中国的一个新模式。
21世纪:医疗项目周期长,但盛远基金本身的期限不是很长。盛远风险投资会有时间退出吗?
陈杰:事实上,投资者也是如此。项目成功的方法有很多,投资者退出的方法也有很多。第一个是项目经过研发后可以转移到其他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前期投资的溢价很高,就可以收回。第二,药物研发不断在国外投资,有一轮一期临床投资、一轮二期临床投资、一轮三期临床投资等。在这个过程中,只要空的溢价足够,我们就可以将股票转让给下一轮投资者。第三,创业板、新三板和战略新兴板将上市和退出。
从时间上来说,我们选择项目时,有些项目会在临床实践之前就投入使用,所以研究开发不需要十年,完成整个项目可能需要五到六年的时间,价值可以得到满意的体现,这时回报可能是几十倍。其他人在临床一期和临床二期,时间不会太长。另外,对于医疗器械的临床应用和最新的基因测序,这个项目的时间会短得多,因为他的研发和临床实践时间相对较短,所以我们也会有一些布局。偶尔,我们会加入一些尚未被确定为候选药物的早期药物。一旦他确定了药物,或者去了诊所,这个项目的估价就增加了5倍和10倍。
关注技术以降低风险
为准备明年筹集第二只基金,陈杰对盛远风险投资的预期回报非常乐观。盛远投资的前列腺癌公司苏州先锋制药刚刚收到1000万美元的新一轮投资,与前一轮相比是一个理想的增长。另一个项目,博瑞生物,刚刚完成了一轮超过2000万美元的融资。佩吉·比奥(Paige Bio)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长效药物,在第一阶段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数据,许多首都都在谈论下一轮招募。此外,盛远与腾讯和复星一起投资了美国移动医疗设备公司scanadu。他们的产品是一种小型医疗设备,放在你的额头上15秒钟。你的手机会知道你的血压、心跳、血氧饱和度、体温等。,然后它可以被传送给医生。“下一步是在中国成立一家公司。我们的投资者将帮助这家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我相信中国消费者也会喜欢这种酷的东西。”陈杰说。
《21世纪英文报》:基金现在衡量的回报率是多少?
陈杰:我们的基金成立于2013年,现在是第一阶段。目前,大部分项目投资于2014年。我们已经做了计算,下一轮的项目会进行新的估价,没有下一轮的项目会进行原价。我们现在的年回报率已经超过40%,现在我们已经投资了60%,所以我们对整个基金的大概回报率已经做了一些初步的判断,我们认为在4到5年内达到4到5倍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不像一些互联网项目,医疗项目有数百倍的回报,但我们是稳定的,有很高的成功率。
《21世纪英文报》:就具体项目的类型而言,哪些领域会投资更多?
陈杰:在医学方面,我们会选择一些叫做“我也是,我更好”的项目。对于国外的新目标和药物,跨国制药公司可能已经验证了这种药物。如果中国的海归或创业团队对其进行一些改进和改变,失败的风险就不会那么大。一方面,这些药物具有创新性,在未来将具有许多市场优势,而临床失败的风险相对较小。因此,无论从临床角度还是资本市场角度,大家都对这个领域持乐观态度,所以我们在这个领域做了更多的布局,现在我们已经投资了三个项目,总计近8000万元。
在医疗器械领域,我们的策略是相似的,我们选择进口替代与较高的门槛。例如,像生物阀门,中国企业现在有一些质量很差的非常老的产品。我们现在正在研究国内企业能否达到与国际跨国公司相同的水平。这种未来将在国家招标和政策中倾斜。
我们基金的另一个布局是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现在,所谓的精确医学已经在美国从政府推行到创业公司,而且它有一定的气候。我们之前已经规划好了,目前的几个项目,比如阿德米拉和苏州河鲁健,也受到了资本部门的欢迎。
21世纪:盛远专注于热门项目。在吸引目标的过程中,与其他医疗卫生基金相比,盛远风险投资有哪些优势?
陈杰:我们的特色是立足于苏州的生物纳米园区,以生物纳米园区为平台,接触全国乃至世界最好的项目进行投资。另一方面,我们也关注全国和全世界的项目,当我们看到好的项目时,我们会向生物纳米标签介绍一些。我们这边已经介绍了今年苏州生物纳米园区将要引进的几个项目。
投资新药研发的春天已经到来
21世纪:最近在医疗领域有什么新的国家政策值得关注?这对医疗投资有什么影响?
陈杰:中国非常重视医药工业的发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过去两周宣布了一些新政策,特别是在新药研发和仿制药批准领域。
一是加快对特殊需求和重大疾病的药品审批。例如,像癌症这样的药物过去常常申请临床批准,平均等待时间为15至18个月。现在,这个国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癌症药物的临床批准申请被提交到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进行审查。现在,只要你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申请,在60天内,如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没有异议,你就可以开始临床实践。如果你完全按照美国的方式做,你会大大缩短时间。此外,一些国家认为是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将有一个绿色通道,这将带来巨大的机遇。对于像我们这样投资于早期项目的基金来说,投资的回报期将会缩短,基金的效率将会提高。
包括药品的许可制度,允许R&D和最终生产不同于同一个企业,R&D制药企业没有必要建立另一个工厂,资源不会重复和浪费,我们的投资效率将大大提高。这两项政策相当于我们医药投资的新春天。
21世纪:在新政策下,具体项目的机遇在哪里?
陈杰:这对新药研发有好处,但对某些细分市场也有好处。例如,在过去,国家有一种特殊的仿制药,但在未来,国家可能不会提倡和鼓励3.1仿制药,这将对一些原来专门生产3.1仿制药的企业产生一些影响。此外,之前批准的仿制药已经大大减少了面积。另一方面,最初的批准缺乏一些标准。现在,新政策要求在上市前进行生物等效性测试。这将有利于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仿制药公司,从而加快评估速度,加快上市速度。但是,对于达不到这一质量标准的企业,即使以前的批准文件上市,现在也可以收回,这将给质量水平差、R&D能力弱的企业带来很大冲击,也将淘汰一大批质量水平差的仿制药企业。
从投资角度看,一些原始投资基金会投资于一些规模相对较大但不一定高水平的企业。在这一新政策下,也将对他们的投资模式产生很大影响,必须进行调整。
标题:元生创投陈杰:医药新政下如何踩准投资高地?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6455.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100亿“去媒体化”生存术
下一篇:翁晓松:到咖啡馆来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