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时尚周刊专注时尚奢侈品资讯报道,潮流服装、护肤彩妆、品牌动态,报道女人健康时尚生活,打造第一时尚生活娱乐门户,报道内容包括时尚业界人事变动,拥有时尚业界最全的时尚人物库!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进好学校的机会应属每一个孩子

进好学校的机会应属每一个孩子

来源:大中时尚周刊作者:杜学君更新时间:2020-08-31 00:26:06阅读:

本篇文章2618字,读完约7分钟

[毕竟,英国的教育问题不仅在于教育,而且与整个社会制度、福利制度和社会阶级的长期固化密切相关,甚至形成因果逻辑]

“从统计数据来看,我们有太多的孩子,他们的命运取决于他们生活在哪个地区,以及他们的父母挣多少钱。我们必须打破这一界限,进入好学校的机会应该属于每个孩子。”

英国首相戴维·特里萨·梅9日提出一项动议,发誓要改革英国教育系统。她希望回归的“文法学校”系统(相当于中国的重点中学)将要求拥有慈善特权的私立学校向公立学校提供更多帮助,否则慈善特权可能会被取消。

梅的教育改革计划一出台,立即遭到了保守党同僚的反对:“这是一个错误的计划。”一位政府部长批评说:“恢复文法学校是个好主意,但不能损害私立学校的利益。”

私立学校的校长更加讽刺。有的校长直接指责梅“政治得分”,讽刺梅想出这样一个主意,简直不可思议。“在私立学校做了大量工作的情况下,要求我们做得更多,这有点厚颜无耻。”。校长认为梅应该对英国私立学校的现状有更深的了解。

进好学校的机会应属每一个孩子

工党、自由民主党和苏格兰民族主义党也表示反对,称梅的举动是倒退。前教育部长甚至在媒体上写道,作为回报,文法学校将毁掉政府过去六年在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

就近还是择优?

在人们的印象中,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教育质量,但普通英国人的生活却不一样。从孩子出生开始,对入学的担忧就开始了。你想在伊顿学院注册吗?你想搬到一个著名的学区附近住吗?我应该在一所著名学校旁边租一栋房子吗?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年轻的父母。

进好学校的机会应属每一个孩子

在伦敦一家保险公司工作的唐小姐最近看起来很悲伤,因为她安排了她5岁的儿子去上学。她告诉《中国商报》的记者,当她结婚买房子时,她选择了“学区”来购买。因此,根据她所在地区的招生情况,最好的选择学校并不在望,她的儿子只能被挤到第二个选择。参观完学校后,她感到非常不满意。于是,她开始挣扎,是把孩子送到那所不尽人意的学校,还是把所有的钱都花在私立教育上?她告诉记者,她并非完全不能送(私立学校),但如果她想要第二个孩子,她可能负担不起。

进好学校的机会应属每一个孩子

玛格丽特住在伦敦东南部,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她和丈夫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有体面的工作,他们是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然而,当他们认为每年要为三个孩子承担5-6万英镑的私立学校费用时,他们的生活质量就大大降低了。因此,自从她的大哥,她选择让她的孩子去一所公立文法学校。即使每天的旅程超过一个小时,她觉得有机会进入一所好学校是值得的。

进好学校的机会应属每一个孩子

目前,在英国的中等教育体系中,公立学校主要被称为“综合学校”,还有164所沿袭过去传统的“文法学校”,以及教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

简而言之,“综合学校”主要关注就近入学的学龄青少年,不管他们的学业成绩如何,也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16岁以后,他们要么准备进入大学,要么为直接就业提供技术培训。根据地区划分,许多家长在这些学校购买自己的房子,以便让他们的孩子进入一些好学校。从长远来看,一个中国父母非常熟悉的“学区房”已经形成,而且这个地段的房价一直在上涨。这给一些没有经济实力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进好学校的机会应属每一个孩子

文法学校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的中学教育制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长期以来,英语语法学校一直以重视人文、走学术之路、具有优秀的教育质量而闻名。然而,由于“择优录取”的原则,文法学校因社会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而遭到反对。20世纪90年代末,在布莱尔的工党执政期间,大量综合学校取代了文法学校,教育资源开始向弱势和贫困家庭倾斜。

进好学校的机会应属每一个孩子

但梅强调,恢复文法学校的建议与以往不同,比如文法学校必须为低收入家庭设立一定的名额分配。与此同时,她还提出了其他一些教育改革措施,包括如果大学想提高学费标准,就必须支付建立新学校的费用,或者补贴成绩差的现有学校;小型私立学校的教师应该在公立学校任教;私立学校应该给贫困学生提供位置。

进好学校的机会应属每一个孩子

梅总理的教育改革计划“过于理想化”

“文法学校应该为那些无力支付私立学校费用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提供在更好的学校接受教育的机会。然而,据估计,真正处于社会底层的贫困家庭的儿童没有竞争力。毕竟,优秀的公立学校竞争非常激烈。那些想申请文法学校的孩子,如果在入学前没有良好的家庭气氛或家庭辅导,他们就已经迷失在所谓的“起跑线”上了。”一位熟悉英国教育体系的研究代理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进好学校的机会应属每一个孩子

这个中介认为,梅提出这样一个方案,显然是脱离实际的。“这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状态,有点白痴。”毕竟,英国的教育问题不仅在于教育,而且与整个社会制度、福利制度和社会阶级的长期固化密切相关,甚至形成因果逻辑。

进好学校的机会应属每一个孩子

“梅希望通过重建文法学校,为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职业和生活发展渠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但是,对国家而言,支持精英教育应该以尽可能改善和普及基础教育为前提。”一位金融人士告诉记者,“如果你从11岁开始就决定孩子的未来,这有点残忍。”

进好学校的机会应属每一个孩子

一位孩子在英国一所顶级公立中学上学的中国家长告诉记者:“目前,英国的私立学校并不像梅所说的那样不堪忍受。”几乎所有私立学校都有奖学金和助学金,向所有儿童开放。”这位家长认为,即使是英国父母也在抗议太多的学校考试,那么文法学校怎么能轻易恢复呢?"私立学校几乎不可能承担更多的责任。"父母说。

进好学校的机会应属每一个孩子

根据英国私立学校委员会网站的最新数据,私立学校每年为英国国内生产总值贡献95亿英镑,甚至超过了利物浦和英国广播公司的贡献。与此同时,私立学校创造了22万多名全职就业人才,平均每年纳税约36亿英镑,每年为纳税人节省30亿英镑,相当于每年建造460所免费学校。

进好学校的机会应属每一个孩子

暗示海外学生“竞争”英国教育资源?

此外,在5月的讲话中,她还提到“从2010年到2015年,私立学校学费的增长率是收入增长率的四倍。同时,自2008年以来,在私立学校学习的海外学生人数增加了33%。”她相信这些私立学校会给其他英国社会带来回报。

那么,梅是否在暗示33%的海外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掠夺”了英国的教育资源?事实上,招收海外学生是英国私立学校生存的资金来源之一。其中,mainland China和香港学生占英国私立学校海外学生的近38%。根据国际教育商业和研究机构的数据,在2014/2015学年,约有27,000名国际学生来自海外,5,683名来自mainland China,4,785名来自香港。

进好学校的机会应属每一个孩子

从目前各方的强烈反应来看,梅上任后推行的第一项重要国内政策能否在国会获得通过仍是个疑问。

标题:进好学校的机会应属每一个孩子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5103.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