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抛售可乐瓶装业务瘦身 中粮可乐或独立运营
本篇文章2161字,读完约5分钟
剥离了巧克力业务和快餐业务的中国食品最近采取了新举措。
8月23日,中国食品宣布将向公众出售中粮可口可乐装瓶业务中10家公司的权益。
在北京产权交易所的官方网站上,已售出10家可口可乐装瓶厂,包括海南中粮可口可乐饮料、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江西)、湛江中粮可口可乐饮料等。上市日期从8月23日开始,到9月31日结束。
销售可乐装瓶业务
据《证券日报》记者报道,中国食品的这一举动实际上与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穆泰康今年2月宣布可口可乐装瓶业务将在全球范围内重新特许经营有关。
当时,中国食品宣布将以6.11亿元的总价格出售100%的嘉信地产股份,而该公司持有的主要资产是中粮金帝(深圳)有限公司100%的股份,买方是中粮地产的全资子公司高华房地产有限公司,中粮地产是中粮集团的另一家上市公司。
正是由于这一资产的出售,中国食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才变得漂亮起来。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增长4.4倍,达到6.1亿港元。除去销售快餐食品的相关影响,中国食品的净利润增长率只有17%。报告期内,中国粮食总收入为145.91亿元,同比下降2%。
现在,中粮集团上市并转让中粮可口可乐装瓶业务的股权是一个“瘦身”举措,还是中粮集团有另一个新计划?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粮集团可能会剥离中粮可口可乐的装瓶业务,成为一家独立的专业化公司(平台)。目前是可口可乐装瓶业务的整合阶段,而中国食品是上市公司,因此有必要公布中粮可口可乐装瓶业务的进展情况。
关于此次分拆,《证券日报》记者得到了中粮集团相关人士的积极回应。但是如何经营或者是否剥离中餐?它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
同样,中粮可口可乐装瓶业务已经分离成一个专业化公司(平台),中国食品的负责人也没有积极回应。
上述中国食品的人士告诉《证券日报》,中国食品在今年2月10日宣布,它与可口可乐和太古饮料签署了一份意向书,将现有的装瓶业务重新许可给现有的合作伙伴。到目前为止,有关各方还没有签署任何协议,也不能保证会签署任何协议。
与此同时,中国食品强调,“如8月23日的公告所述,上市公司目前正在考虑出售其子公司持有的一些装瓶业务公司,这是上述重新授予特许权的一部分。这些潜在出售事项的预披露是根据《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进行的安排。上市公司目前没有义务公开出售潜在的销售事项,也没有就潜在的销售事项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也不能保证最终的交易会是
值得注意的是,中粮可口可乐的装瓶业务在中国食品业务中占有很大比重。然而,根据其公布的中期业绩,中国食品的饮料业务同比下降。
中国食品半年报显示,在报告期内,公司的饮料业务下降了13.2%。据该公司称,苏打水和果汁的销售额分别下降了5%和18%,而包装水产品的销售额上升了27%。虽然包装水的销售收入大幅增加,但不足以弥补汽水和果汁销售收入的下降,导致整体收入下降,下半年整体销量仍承压。
重建商业地图?
至于中粮可口可乐装瓶业务的未来发展计划,在中国食品宣布之前并不为人所知。然而,对于中粮集团的这一举措,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中粮集团拆分可口可乐业务的关键是“瘦身”,转变角色,将原来的产品价值提供者转变为产品价值的整合者,进行资源整合,这符合中粮集团未来整个组织结构调整和战略重点的发展需要。
然而,对于中粮可口可乐瓶公司的独立拆分,chansons Capital的执行董事沈梦却有不同的看法。
“中国食品的主要盈利资产是可口可乐的装瓶业务,因此,除非中粮有意注入新的资产,否则它不会剥离可口可乐的装瓶业务。”沈梦告诉《证券日报》,从可口可乐公司的角度来看,其业务主要分为两部分:浓缩液和瓶装。前者是高度机密的,不会让其他人染指,但后者通常会在该地区寻找强大的合作伙伴,装瓶业务将根据每个细分地区的销量进行不定期调整。因此,中国食品的装瓶业务可以先进行体外调整,然后再注入,或者中粮集团可以注入新收购的粮油贸易业务。
关于中国食品出售中粮可口可乐装瓶公司股权一事,可口可乐中国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中国,我们已经与现有的装瓶合作伙伴中粮集团和太古集团就中国装瓶业务重组的特许经营权谈判签署了一份不具约束力的意向书。中粮集团的子公司中粮集团最近发布的公告与这一计划有关。由于项目仍在进行中,因此没有进一步的信息需要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可口可乐在宣布其业绩的同时就宣布了全球再装瓶特许经营计划,这涉及到中国巨大的装瓶业务地图的“再分配”。
"装瓶业务100%重新特许经营."这是穆泰康当时的声明,包括2017年底前可口可乐的冷罐装生产。
就中国市场而言,穆泰康认为中国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国家,可口可乐的灌装系统已经到了重启特许经营的地步。也就是说,从最初中国三分之一的装瓶业务来看,只有中粮集团和太古集团这两个装瓶合作伙伴获得了运营许可。
也就是说,可口可乐想把中国的三个装瓶合作伙伴变成两个(中粮可口可乐和太古饮料公司)。这一“瘦身”举措反映了可口可乐的新战略意图,即轻装上阵。
不争的事实是,可口可乐饮料业务已经告别了过去的高速增长期,消费环境的疲软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正成为该行业面临的最大威胁。
朱还表示,外资饮料企业选择特许经营模式主要是为了降低自身经营成本和海外经营风险。
标题:中国食品抛售可乐瓶装业务瘦身 中粮可乐或独立运营
地址:http://www.d3jt.com/xbzx/4963.html
免责声明:多伦多星报中文网报道的内容涵盖财经、体育、娱乐、生活、旅游、求职等多方面的信息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多伦多星报中文网编辑将予以删除。